哐
狹窄的魚雷艙里眾人腳下一震,一直泛紅的狀態指示燈也悄然變色。
眼看面前的閘門正中,那枚蒼白顱骨在翻轉中傳出銅合金特有的摩擦聲,加爾文才終于將手中一直凝聚的靈能驅散,帶隊向液壓系統撐起的閘門外走去。
帝皇庇佑,剛剛短暫的飛行過程里,那些異形沒有找到被藏在偽裝魚雷群里的加爾文。
他也在后怕之余,更加堅定了自己親自參與到先鋒隊伍的決心。
總要有人冒風險,那為什么不是他
真要是乘坐的登陸魚雷被擊中,他還有能力拉出一片傳送門轉移;可其他的灰騎士呢他們哪里又有這種能力
“戈耳貢薩瑟蘭”
加爾文看著面前空寂的過分的甲板艙,在靈能訊道里向另外兩個小隊的領頭人聯絡。
剛剛的第一波次進攻里,轟炸機群的抵近輸出效果并不理想;
盡管加爾文一再提醒,但敵人遠超預計的機動能力,還是讓轟炸機的飛行員們在采用了針對性的區域覆蓋戰術后,依舊留下了遠比計劃要多得多的敵人。
而這種糟糕的打擊后效,也直接影響到緊隨其后的護航戰機,乃至魚雷登陸艇群的順利行進。
成群的異形戰機,在中近距離上與艦隊派出的護航機群發生交火。
而人類一方的戰機,根本無法有效的鎖定對方,在中距離下無法發揮實體彈藥的殺傷;
而能量殺傷武器的功率,又不足以在這個距離上擊穿對方明顯有技術代差的防護體系。
于是人類的戰機在不斷的隕落,而被他們所保護的登陸魚雷群也承受了高密度的飽和打擊。
但好在這一批次的登陸魚雷里,真正的有效載荷只有三支灰騎士的小隊。
并且因為已經有過交手的經驗,加爾文在出發前,還刻意讓這些灰騎士將動力甲內的鎮靜劑調出、使用。
于是心跳頻率變得更低、體溫的熱輻射趨近于無的三支灰騎士小隊,總算在一眾由活物、帝國海軍陸戰隊們摻雜在一起的假目標里,成功的混到了黑石要塞的邊緣。
而這,還是他們特意調整登陸魚雷的飛行角度的緣故,因為這里正好是異形與守軍的登陸戰場的不遠處。
在魚雷群到達要塞之前,加爾文已經下達命令,用兩枚專屬于審判庭的信息病毒炸彈,強行將這一側的伺服打開;
這種行為純屬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因為他們不僅沒有時間與黑石要塞的守軍溝通,甚至還不能確定他們是否同意。
但這場登陸支援作戰的特殊性,就在于黑石要塞的奇特構造。
那種黑曜石一樣的材質,對能量的反應有驚人的惰性,連號稱單兵武器中的最強穿透等離子武器,也只能再完全充能的情況下,在這種黑石構筑的墻壁上留下一道淺淺的融痕;
可不巧的是,這座龐大的要塞的主要建筑材質就是由這些石頭組成。
而以加爾文他們乘坐的登陸魚雷上,自帶那點的小功率熱熔破拆炮而言;除非運氣極好,能在處于動態自轉的黑石要塞上,正好砸進其外表上罕見的人類建筑里。
否則就這點火力,恐怕只能在他們像加爾文前世所見的倉鼠一樣,被撞扁在墻壁上之前,為他們稍微提前預熱一下尸體即將擺放的環境。
嗯,也許能讓他們貼的更牢固一點
“這里是戈耳貢,二號小隊就位已確認位置正在檢視周圍環境”
“沙這里是薩瑟蘭三號小隊就位我們出現偏斜,但并不太遠正在確認位置,正在重新估算行動路線”
兩側傳來另外兩支小隊的回復,雖然礙于黑石要塞的材質而有了明顯的信號衰弱,但看在加爾文的靈魂本質的面子上,這種信號還是遠比普通的靈能通訊要清晰的多。
加爾文飛速的整理著兩支小隊的位置,以及因為第三小隊的偏離所造成的時間差。最終決定,將預定的匯合位置再向薩瑟蘭的方向做出微調。
“走”
加爾文的聲音在軍團意志內部傳播,身后的灰騎士們也安靜的前行。
面前的這座艙室極為龐大,卻又十分的陳舊。這很符合加爾文對黑石要塞的印象,因為它的規模太過龐大,即使人類已經經營了數千年,也依舊無法有效的利用全部的空間。
沙沙
厚重的塵埃在地上沉積了不知道多少個年頭,又在鋼靴的踩踏下揚起、落下。
呼吸過濾器在這種靜謐的環境中,無聲的感應著周圍的環境,開始自發啟動。
呼吸聲、腳步聲、塵埃的落地聲,這是黑暗的環境下,所有灰騎士能夠感知到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