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吉說這些話語,倒不是為了拉攏張儉。
無論誰來問她,她都會這樣回答。
她是真的這么想。
識字讀書并非文人官員才能掌握,軍中士兵一樣可以做到。
人生憂患識字始
謬論
書中有萬千世界,自然有刀光劍影,也有生死戰場。
讓這些士兵們有機會去感悟,去歷練,真的沒有什么不好。
雖然不可能每個士兵都能像陸辟光那樣成為一方大將軍,但要成為大將軍,怎能不通文墨
軍中其他士兵,她暫時還管不了,但是長定率,她就一定要管了
而且,現在她是深得父皇恩寵、外祖還是首富之家的長定公主。
權勢有,財力有,若是不去做些什么,那就太可惜了
若是鳳句在她身邊,肯定也會贊成她這樣做。
這原本,就是鳳句想做卻來不及做的事情。
這時,張儉略略平息了心情,道“殿下,這樣做,恐怕會引起其他人非議。”
長定率本就在風口浪尖上,人人都矚目,殿下此舉,肯定會戳到某些人的心窩子。
旁的不說,國子監的官員,怕就不能忍了吧。
還有朝中那些文臣
同樣其中的一員,張儉很懂得朝中文官的心理。
等待殿下的,定是口誅筆伐。
國子監、御史臺那些官員,做別的不行,但是用文字罵起人來,那是無人能望其背。
這方面的戰斗力,比鎮北都護府還要厲害
鄭吉下巴抬了抬,輕輕笑了一下。
“本殿,會怕這些”
明明她神情倨傲,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但是張儉卻覺得
此刻的殿下,怎么看起來就那么順眼呢
可能就是因為這一種感覺,他在向永寧帝復命的時候,心里就有了點異樣。
心中對那些先生的猜測,也就沒有說出來。
皇上怎么看待此事,他并不清楚,但他不愿因為自己的猜測,而為長定公主府多加了一重阻礙。
畢竟,他是長定公主府的長史。
這些暫且不表,正如他所說的那樣,當鄭吉此舉傳開去之后,馬上就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說,長定率是某些人喜聞樂見的話,那么長定率識字讀書就為許多人不喜了。
特別是對朝中文官而言。
這些士兵都已經從軍從武了,已經有了立身之基,卻竟然還要識字讀書
長定公主這么做,是出于什么心思
是要將這些長定率士兵培養成文武全才嗎
退一萬步來說,這些長定率真的學有所成的話,長定公主想用他們來做什么
在這些文官的口中,鄭吉居心叵測、罪大惡極,此舉會為國朝帶來巨大災殃。
他們紛紛上疏,懇請永寧帝下令,禁止長定公主這么做,以免帶壞軍中風氣,云云。
大家都以為,皇上就算再寵愛長定公主,看在這么多朝官的份上,也會有所表示的。
然而,紫宸殿遲遲沒有消息傳出來。
他們并不放棄,在宣政殿早朝的時候,就直接出列啟奏了。
那一句句的“臣附議”,不斷在殿中響起。
朝臣難得如此齊心,一時蔚為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