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吉相信,經過這一次宣政殿自辯,朝中官員對她的認知肯定會變了。
是好是壞,她此刻并不在乎。
世路山河險,何有可懼
她知道方向在哪里,即使行路遲遲,最終也能上高處。
現在
想到父皇下令三司會審,還要三天內有結果,鄭吉忍不住笑了一下。
攻守之勢已易,心急的是旁人才對。
果然,正如鄭吉所料的那樣,早朝結束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心急火燎。
京兆某處府邸,一個中年官員氣急敗壞地說道“怎么會這樣長定公主進殿自辯的事情,此前怎么都沒有任何消息”
如果能提前知道這一點,那么他們就會做足準備,何至于這樣被動
“紫宸殿并無消息傳出來,我們以為,長定殿下全心都撲在姜貴妃身上,無暇他顧了。”有人諾諾回道。
他是負責盯著宮里的,見到福慶宮一切如常,又想著朝官們步步緊迫,已經勝利在握了,心中多少有些懈怠。
這個回答,顯然能不能讓人滿意,先前說話的中年官員還是氣得扼腕。
“行了,事已至此,事后諸葛有什么用”一個年輕人不悅地打斷了他們的話,毫不客氣地說道“便是讓你們提前知道,又如何”
他們是能阻止此事,還是能改變最終結果
“你們在朝中太久,官途順暢,卻也自大傲慢。此后,要引以為戒。”
幾個官員被年輕人說得臉上訕訕的,一時都訥訥無語。
的確是這樣,他們從不把長定公主放在眼內,就算知道她要自辯,也只會暗自譏笑,笑其不自量力。
因此,在宣政殿中栽跟頭,真是不枉。
年輕人深知恩威并施的道理,隨即安撫道“你們也而不用過多自責,此事錯不在你們,關鍵在于薛恭。”
他并不在宣政殿中,并沒有親眼看見當時是什么情形,但是從諸位官員的描述中,能判斷是什么情況。
導致出現宣政殿最后結果的原因很多,其中轉折之處,在于薛恭。
薛恭為長定那枚私印作保這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在作保之后,薛恭還稟告了一些話語。
正是在這些話語之后,帝王才會改變主意。
究竟薛恭說了什么
年輕人擔心的是這一點。
他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知道的了,即使是他,也沒有辦法撬開薛恭的嘴巴。
“是,多謝殿下恩恤,臣等以后定會收起輕慢之心,再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幾個官員回道。
原來,這個年輕人竟然是一位皇子。
也是,對朝官這樣的態度,只能是因為他的身份地位。
不過,這幾個官員都稱“臣下”,顯然,這些官員暗中站在他這邊,是聽令于他的人。
年輕人想了想,提醒道“長定身邊有高人,你們仔細著點,看看是誰給她出的主意。”
他對他的九皇妹太過熟悉了,哪怕她在宣政殿上表現非凡,在他看來也是受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