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永寧帝的理由再充分,薛皇后都覺得有不妥。
她始終懷疑根由就在杜通幼子身上,畢竟,京兆出現了針對皇上龍體康健的種種傳聞,都是為了逼迫皇上作出平息。
一旦皇上作出平息,那么就一定會從源頭上解決此事。
源頭,就是那幾樣。
為太子積蓄勢力、周美人之死、與周家往來密切的讀書人、還有姜家
她太了解皇上了,皇上最在意的便是帝位哪一個人不在意呢
因此,為了坐穩帝位,為了平息朝中動蕩的人心,不管先前她和皇上商定好要做什么,他都一定會改變。
磨礪太子,哪有帝位來得重要呢
果然,她聽到永寧帝這樣回道「先前的計劃,朕要改變了。杜通幼子進入太子詹事府一事,暫且作罷。」
薛皇后低下了頭,回道「是,皇上。」
「還有周家那些讀書人」永寧帝撫著胡子,半闔著眼睛,略有些猶豫不決。
薛皇后霍然抬頭,看向永寧帝的眼神忍不住閃過了一抹利光,似要刺破人心一般,但瞬即便隱了下來
所幸永寧帝正在思索著,不復平時的敏銳,尚未察覺到什么。
薛皇后捏了捏手帕,強自讓自己鎮定下來,心想著如何應對。
但永寧帝并沒有沉吟太久,很快便下了決定「對付那些讀書人的事,也算了吧。這些人出自國子監,到底也是國朝棟梁之材,朕還需要再看一看。」
薛皇后猛然眨了幾下眼,才抬起頭看向永寧帝,耐心地勸道「皇上,那些讀書人不馴,現在若是不趁著周美人和周家出事對付他們,那就錯失良機了。明年的科舉」
「行了行了,眼下的危機若是不解決,明年的科舉還不知道能不能如期進行呢。」永寧帝皺眉道,不想聽薛皇后再說什么。
他何嘗不知道這是錯失良機
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也,任何威脅動搖到帝位的事情,他都必須先平息了。
至于那些讀書人他這么多年都忍了,也不妨再忍幾年。
「可是,皇上」薛皇后還想說什么,永寧帝便不耐煩地說道「好了,皇后,朕知道你想說什么,太子那里,朕自會為他謀算。」
說起來,若不是他為了太子謀算,又怎么會有眼下的危機
沈敬宗說得其實沒有錯,歷朝歷代,但凡為太子積蓄勢力的皇帝,都將大行,像他這樣的帝王,真的前所未有了。
他作為帝王,作為父皇,為太子做的已經夠多了,以后也會繼續做,眼下便先平息了這些事情再說吧。
「臣妾代太子多謝皇上皇上說的是,眼下先平息了危機再說。皇上,可是需要太子或薛家做什么」薛皇后問道,一副為永寧帝著想的樣子。
她知道她不能再說什么了,再說下去反而會讓皇上生怒,那就真的是弄巧成拙了。
再者,皇上說得也有道理,若眼下的危機不能先解決,以后還會發生什么事情,還不好說。
她先前可以讓皇上為太子籌謀,以后也一定可以
永寧帝看到她眼神關切,知道其是贊同自己的話語了,心里也不由得一松,道「不用做什么,朕只需要收回先前的口諭,再對姜家及官員敲打一番,此事自然就會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