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主,換作你是皇上,您會讓一個家族連任那么多次鎮北都護府大將軍嗎?你會不會覺得,北疆百姓只知有陶家,不知道有皇上呢?”陶賢妃繼續問道。.
這一點,鄭吉無話可說。
北疆陶家的確有赫赫功勞,然而功高震主,同樣是簡單的道理。
在前一世,她一直都以為陶家扶持十皇子,是因為有爭儲之心,最后才會被父皇問罪,但現在想來,實情如果不是這樣呢?
“功高震主的道理,
祖父當年就很明白,但是他實在放不下北疆的百姓。因為他很清楚,多年積威立功以來,北疆百姓只信服陶家了。倘若鎮北都護府大將軍不是陶家的人,北疆必定會有一場大亂。”
北疆大亂,苦的只會是北疆的百姓。
鄭吉了然:“所以,當年娘娘您才會進宮成為賢妃?”
陶賢妃苦笑了一下,道:“當初祖父還是低估了帝王的心思,以為這樣就可以表明陶家的歸順和誠意,殊不知,這樣反而更讓皇上忌憚了。”
在皇上還沒有成為天子的時候,她就已經進入十五王府了。
北疆陶家之女只成為一個王爺側妃,當時任何人都想不明白,唯有她知道這是祖父對她的關愛。
在先帝那么多子嗣當中,排行十五的今上并沒有什么登基的希望,祖父原本是想著她進入了皇家,既是表明了陶家的態度,又免于她在后宮種種爭端。
卻沒有想到,造化弄人,最后皇上登基為帝,她一躍成為了四妃之一的賢妃。
祖父的關愛舉動,一下子就變成了奇貨可居。
陶賢妃是將門之女,并沒有那么多彎彎竅竅的心思,但她只記得一點,她從北疆來到京兆,是要讓皇上放心的。
只是,她和祖父一樣,低估了帝心。
“九公主,本宮與貴妃娘娘是差不多時候進入十五王府的,你年初已經及笄了,但是十皇子才這點歲數,你就不好奇嗎?”
鄭吉真的不好奇,因為她從不覺得這有什么需要好奇的。
但是陶賢妃特意提到了,那么……
她打量了一下陶賢妃的身形,腦中想的卻是不曾聽聞陶賢妃過去落胎過,那就是不想生了。
陶賢妃點點頭,道:“本宮從來沒有想過生育皇嗣,但是直到皇上登基之前,本宮就知道,本宮必須要一個皇子,因為,陶家已經沒有選擇的機會了。”
或者說,從皇上登基為帝的時候開始,陶家就已經沒有機會了。
“陶家要抽身而出,只能辭去鎮北都護大將軍一位,但是辭去又如何呢?北疆的士兵,北疆的百姓,認的,不是鎮北大將軍這個官職,他們認的,只是陶家!”
換句話來說,只要陶家還在,那么對北疆的影響力就一直會在。
只有陶家不在了,皇上才能徹底放心。
她作為陶家的女兒,怎么可能會讓陶家不在呢?她不能眼睜睜看著陶家消失。
“九公主,倘若十皇子能夠登基為帝,那么北疆陶家作為皇上的母族,至起碼,還能謀取一個平安離開的結局。一旦如今的太子登基,陶家……必滅無疑!”
她笑了一下,笑聲空洞又無奈:“所以說,九公主,無論你與陶家的結盟再如何牢靠,倘若登基的還是太子鄭征,你說,陶家會有什么下場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