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區內的科技數量少的可憐,王皓一眼就能看到頭。
行星統一起源繁榮一統技術的初步進展,起源天策革命已研究科技。
驅逐艦起源全球大戰已研究科技。
機器人勞工起源機械師已研究科技。
靈能理論、動力外骨骼、生態模擬、水培農業、軌道居住站、立場調制、地熱水力壓裂、管理型人工智能
科技名稱、研究方向、成果期望、可供參考的研究過程,應有盡有。
照著讀一遍,就能讓科學家明白該怎樣研究,堪稱懶人與菜雞的福音,方便至極。
也許是游戲剛開始的原因。
11個科技中9個,都是起源附贈的科技。
大多玩家估計連科研模式的整合都沒做好,更別說貢獻科技了。
哪怕有心填充科技樹,也沒有渠道了解科技。
好在他的咕獨文明有高效官吏理念,本月可以完成科研整合。
等到整合后,王皓也就能看到自己安排的三項科技的信息。
在記憶里,量子理論可以增加物理學科研點產出,生態多樣性可以增加社會學科研點產出,納米力學可以增加工程學科研點產出。
前世的記憶需要得到驗證才能確保無誤,畢竟他不會知道,哪些東西會被改的面目全非。
“等科技顯示在面板后就能知道效果了,希望變化不會太大。”
王皓皺著眉頭自言自語到。
如果科技的效果不變,那他記憶里科技的參考價值就非常高了。至少不必擔心找不到正確的方向。
“當初只對涂蘭提了科技名字,就讓她們
研究會不會太難為人了,不過我也不清楚更具體的內容。”
只提名字,毫無疑問會讓科研的難度大幅提高。
他頗有一種甲方的既視感,給你科技的名字,具體思路全都沒有,然后要乙方把整個科技研究出來。
“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種田就要有種田的樣子,這種能滾雪球的科技越早研究越好。
這種事情以后還多的是,她們需要盡快適應這種有人科研方向的好日子。”
為自己的機智點了個贊,王皓離開了科研區,在各類的玩家貼中汲取知識。
資源區介紹貼的內容很是普通,并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玩家的常用資源分為7種能源、礦物、食物、消費品、合金、凝聚力、科研點。
少了他印象中影響力這種資源。
能源礦物食物的作用從字面就能看出來。
消費品用于人口維護、科研維護。
合金可以用來造艦隊。
科研點是文明科研能力的映射。
而凝聚力,是一種虛無縹緲的資源,可以用來解鎖傳統。
值得一提的是,群星商店的貨幣正是凝聚力。
傳統可以為文明各式各樣加成,這在傳統區有更詳細的分析。
諸如和平主義的文明可以用凝聚力解鎖繁榮傳統,星海旅人起源自動解鎖探索傳統,企業政府可以解鎖經貿傳統最多采納8個傳統。
每個文明各有各的道路,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王皓不動聲色的瞟了眼自己的傳統選擇,又看了看其他人的的截圖。
嗯,他的未來比起大家更光明億點點。
只等凝聚力到位就能百里挑一采納傳
統,而且沒有數量限制。
適應、外交、探索、支配、擴張、壁壘、和諧、宏冠工程、經貿、繁榮
數不勝數的傳統,其他人只能采納符合文明的傳統,而他開掛了。
“也許我應該把id改成風靈月影宗首席弟子”
吐槽了一句非此界人能聆聽之語。
王皓仔細看了看,瞬間變成了老人地鐵臉。
“總計75個傳統,我就是挨個背下來也不知道該選哪個啊”
點開傳統一查,這加成沒有具體數值,七十五種的頁面上寫滿“少量增加、略微提高、適量加成”
“真要較真哪個傳統好,被折磨的一定是自己。”
“飛升的情況估計也是這樣,真是讓人橫豎睡不著。”
“唉”長長嘆一口氣,王皓不再糾結適量少量微量的難題。
哪個能加凝聚力產出他就點哪個種田人種田魂種田才是好文明。
只要是能增加資源產值的,無論傳統、科技、飛升都是第一優先級。
虛假的極端軍國整天想著打仗
真正的極端軍國種田出山打爆一切
也許真正能描述他發展策略會是這句話種田百年,一經出手的我震撼銀河。
社玩家愛好和平可不是吹的,不出手則已,出手就必有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