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個信息缺失的“……計劃”,是怪人組織試圖創造出能適應末日環境的“新人類”,又或者是給世界樹提供能量的“電池”,這個才是導致整個計劃的失敗的關鍵。
正因為“電池”沒有達到他們預計的效果,“世界樹”無法完成持續功能,才導致詭能風暴的暴走。
不過具體的情況因為掌握的信息太少,沈歌也不能完全的推斷,但他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這群人沒能啟動最后的“方舟”!
他們都死了。
這意味著,沈歌或許能通過這艘“方舟”離開這座島嶼,甚至離開這個世界,回到“現實”!
沈歌從控制室的通道去到下層,來到巨大的豎井邊緣,目光投向那深不見底的黑暗。
沒有紅霧戰甲,他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法下去。
沈歌割斷幾根從控制臺上剝離的、足夠堅韌的合金纜線,將一端牢牢固定在觀測大廳的金屬支架上,另一端則徑直拋入深井。做完這一切,他雙手抓住冰冷的纜線緩緩下降。
越是下降,周圍那些如同樹根般盤結的能量結構就越是粗大,表面流淌的光芒也越發明亮,好在這些“樹根”似乎并沒有主動攻擊的意識,只是機械地維持著運轉。
沈歌開啟“詭眼”,在微弱的詭能視覺下,整個豎井的結構一覽無余。他能清晰地看到那些能量根須的薄弱點和能量流動的間隙,這讓他得以在復雜的結構中,精準地找到落腳點和安全的下降路線。
下降了約莫數百米之后,他終于抵達了豎井的底部。
這里是一個比上方觀測大廳還要龐大數倍的環形空間,更像是一個……地底停泊港。
空間的中央,被無數能量根須如同藤蔓般層層包裹的,是一艘靜靜懸浮著的、充滿了科幻美學的……飛船!
它通體呈現出一種暗啞的黑色,材質非金非石,表面布滿了流暢而充滿力量感的線條。
船體兩側延伸出如同折疊利刃般的機翼,艦首尖銳,雖然被塵埃和干涸的生物組織覆蓋,但依舊無法掩蓋其曾經的崢嶸。
只不過這艘“方舟”的規模遠比他想象的要小,全長不過百米左右,更像是一艘大型的星際戰艦,遠不及沈歌那艘迷失在碎片世界的方舟。
沈歌繞著飛船的基座走了一圈,他抬手觸摸冰冷的金屬外殼,感受其材質與工藝,觀察著船體與周圍能量根須的連接方式。
初步勘察沒有發現明顯的主艙門或舷梯,整艘船渾然一體,仿佛一塊被打磨過的巨大黑曜石,所有的接縫都嚴絲合縫。
船體刻著“零號”的標識,用的還是“中文”。
沈歌開始貼近船體,用手拂去厚厚的塵埃,仔細尋找任何可能的入口或外部控制面板。
憑借過去搗毀無數怪人組織實驗基地的經驗,他知道這種級別的造物,必然會留下緊急維修或外部介入的端口。
果然,在船體下方一處相對隱蔽的位置,他找到了一個被幾條粗大的能量根須半覆蓋的緊急維修艙門。
艙門旁有一個內嵌式的控制面板,但早已完全暗淡,表面覆蓋著一層千年時光留下的鈣化與腐蝕物。
沈歌嘗試清理掉上面的腐蝕物,尋找手動開啟的裝置,卻一無所獲,系統似乎已經徹底斷電。確定無法通過常規手段打開后,沈歌退后兩步,重新審視整個艙門結構。
他的目光最終鎖定在艙門正中一個略微凸起的、有別于周圍平滑表面的結構上。
根據他對怪人組織技術風格的了解,那極有可能是能量鎖的核心所在,也是整個結構最堅固卻又最關鍵的節點。
沈歌判斷常規的蠻力無法摧毀這扇門,反而可能觸發未知的防御機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