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進化奇跡在某些方面確實超越了他們那引以為傲的“蒸汽科技”,但赫菲斯托斯并沒有因此就否定自己團隊的努力。
“不,我們并沒有輸。”
他看著自己那臺依舊在穩定運行的“土壤鎮定器”,眼中閃爍著更明亮的光芒:“我們的設備雖然效率低下,但它勝在‘穩定’和‘可控’。它可以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工作,可以精準地將土壤的能量值,控制在我們想要的任何一個區間。”
“而‘詭異蚯蚓’最大的問題是,它的身體還在異化,除非長期進行監控,否則很可能異化為危險的詭異。”
他猛地一拍控制臺,興奮地對所有人宣布道:“我想我找到真正的方向了,把它們結合起來!”
接下來的幾天,赫菲斯托斯的技術團隊與拉格納的“自然派”團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地坐到了一起。
他們不再爭吵,不再互相鄙夷。
技術員們開始虛心地向那些幸存者們請教關于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以及不同“益蟲”的培育方法。
而拉格納等人也開始努力地去學習和理解那些復雜的數據圖表,嘗試著用更“科學”的方式,去指導自己的種植經驗。
在沈歌的授意和阿萊的協調下,“生態部”誕生了兩個全新的緊密協作的小組。
“環境模擬組”,由赫菲斯托斯和艾莉負責。
他們的任務是利用科技手段為不同的植物創造出最適宜生長的精準可控的“微環境”。
比如,為喜濕的菌菇類,單獨開辟出恒溫恒濕的“洞穴船艙”;為需要強光的作物,設計出能發出特定光譜的功率更強的“太陽燈”。
“生物培育組”,由拉格納和他最得力的族人負責。
他們的任務不僅僅是種植,更是要去“培育”和“馴化”那些他們從荒島上帶來的有益的動植物。
他們開始大規模地繁殖那種“詭異蚯蚓”,甚至嘗試著去“雜交”出更耐寒,生長周期更短的土豆品種。
在這種全新高效的協作模式下,第一株嫩芽的出現仿佛是一個信號,緊接著是第二株,第三株,第十株,第一百株……
短短一個月內,那片曾經死氣沉沉的“試驗田”,便被一片充滿了生命活力的翠綠色所覆蓋。
土豆的藤蔓,倔強地在黑色的土壤中蔓延;
散發著熒光的菌菇,在陰暗的角落里茁壯成長;
甚至還有幾株從“極樂島”帶來的不知名的果樹,也在人工光照和精心培育下,奇跡般地開出了小小的白色花朵。
整座船艙不再是那個充滿了怪味的實驗室,而變成了一個真正充滿了泥土芬芳和植物清香的“室內田園”。
所有居住在“鐵之心”上的人,都把每天來這里看一看,當成了工作之余最治愈最充滿希望的一項“娛樂活動”。
他們會看到拉格納正帶著人小心翼翼地為土豆藤翻土、除草;他們會看到艾莉正指揮著小型工程機器人鋪設著更先進可以根據土壤濕度自動調節噴水量的“智能滴灌系統”。
他們甚至會看到一向不茍言笑的老工程師正戴著草帽,蹲在地里用最精密的儀器,測量著一片土豆葉子的“健康指數”,臉上帶著傻瓜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