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錯愕,明顯不信。
但局長卻理直氣壯的告訴他:
“不信你自己去問。”
于是乎阿爾便找到了那個大爺。
不料對方卻矢口否認自己要做證的前話。
反倒反過來說:
“石頭同學挺好的,關心同學,為人不錯,他不可能欺負你女兒,一定是你女兒自己的問題。”
總之,唯一的人證也沒了。
阿爾如遭雷擊。
他渾渾噩噩的回到家,不知下一步該怎么辦。
也是在那之后不久,他總算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
原來是那大爺已經被花錢收買了。
現在徹底成了對方的人。
得知真相的阿爾越發郁悶了。
他突然覺得十分諷刺。
那家畜生寧愿花錢買人封口,也不愿私下給自己女兒賠錢作為補償。
當然,即便對方給錢阿爾也不會要。
他就是覺得有些好笑。
不過也難免對方會這么做。
因為對方不給錢,這事就甩了個干凈。
一旦給錢,反而讓人有了話頭。
就例如那句:
〔不是你撞的你為什么要扶?〕
是啊,人家女兒不是你害死的你為什么要賠錢?
—
女兒的仇遲遲未報,阿爾整天茶不思飯不想。
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消瘦,眼看著就要沒了。
終于,關系要好的鄰居看不下去了,給他指了一條路。
“實在不行,你去攔王吧,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攔王〕,字面意思,就是攔國王。
說白了,就是古代的攔架告御狀。
b國的國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首都出門巡街。
如果阿爾能想辦法沖上街頭,攔住國王的隊伍,就有了一個特別好的告狀機會。
當然,這是犯法的。
攔王在b國是重罪。
可對于什么都沒了的阿爾而言。
這卻是眼下報仇的唯一方法。
——
阿爾決定去首都碰碰運氣,他想要告御狀。
哪怕把自己搭進去,他也得為女兒討個公道。
一旦下定決心。
就便是變賣家產,試圖傾家蕩產,不擇一切手段前往首都。
因為鄰居說過首都很花錢。
只有錢才買的到路子。
——
阿爾打算攔王。
這個消息很快便不脛而走,傳到了那戶人家。
那戶人家終于慌了,便只能讓和自己狼狽為奸的警察局局長去處理此事。
老實說,那戶人家早就有了殺了阿爾的想法。
但問題在于這段時間不少競爭對手正盯著他們。
倘若像過去那樣貿然殺人。
那么競爭對手很容易抓住機會,以此為突破口搞垮他們。
總之,殺人的事只能緩緩。
最后還是得穩妥些找官方解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