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化學燃料發動機,電漿推進發動機大大提高了比沖量。但是電漿推進依舊需要工質,需要工質就意味著需要推進劑,在茫茫宇宙中,推進劑嚴重制約的人類探索的范圍。
所以無工質發動機是走向深空的必備技術。
孟唯現在確實掌握了無工質發動機的核心技術,但是經過模擬實驗……
問題來了……
即便是在《三體》中牛逼的無工質核聚變發動機,在現實中可能就是個雞肋!
孟唯現在完全有能力完成無工質發動機和冷核聚變的結合。
冷核聚變無論是采用氘氚,還是氘-氦-3,或者只用氦-3,其實質能轉換率其實都不算高。
四個氫核聚變為一個氦核,質量虧損僅為0.7%,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虧損的質量將轉化為能量。核聚變產生的廢料很多,這些其實就是天然的工質,如果不作為工質噴出,還需要專門處理……
之前的電漿推進為什么選擇氙氣作為推進劑,而不使用核聚變廢料?因為氙氣做推進劑效能比更高。而且地月之間距離很短,廢料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如果飛往火星,那么核廢料就必須噴出,這就不符合無工質發動機的特性,這里面的“有工質”和“無工質”區別,主要在于發動機噴射的是有靜質量的物質,即“工質”,還是純粹的光子,即輻射驅動。
從模擬結果來看,冷核聚變搭配無工質,在同樣的聚變功率下,有工質電漿推進最終加速度超過無工質的十倍……
而且無工質發動機還需要專門處理核廢料……這得不償失。
孟唯很苦惱,莫非無工質發動機沒用?
那倒并不是,只是無工質發動機不適合核聚變,如果換一種質能轉換率達到100%,不產生廢料的能量提供方式,無工質發動機就是最理想的星際航行發動機……
可是有效減少航天器90%的質量,將有效載荷大大提高……
這種新的能量提供燃料就是‘反物質’,反物質和正物質相遇會發生湮滅。
所有質量都會變成能量……
想到這里孟唯露出一個苦笑,系統這是處心積慮啊,因為登陸火星的獎勵就是‘反物質發動機’現在看來,使用電漿推進搭配冷核聚變就可以登上火星……
而登上火星的下一站呢?金星?水星?
到時候反物質搭配無工質發動機,太陽系內任由孟唯馳騁。
……
此時地面上盤古重工科研中心,陳天在加緊研究‘祝融一號’的相關系數。
這是人類第一次載人登陸火星,作為祝融一號的總設計師,他壓力很大,不過有孟唯的電漿推進和冷核聚變技術,登陸火星已經沒有技術門檻……
但是畢竟從未有人載人進行過如此長距離的航行……長期的航行會不會有新的問題?這都是未知數,他必須把所有問題都考慮的非常全面。
而且因為距離太過遙遠,每一克有效載荷都是寶貴的。
孟唯的要求是必須盡快完成祝融一號的設計……并且進入制造階段。
跟盤古重工相同的是,夏國航天科技中心內部十分緊張……
會議室大屏上是孟唯直播間的畫面,畫面之外,還有很多截圖,有比利牛斯山脈的發射基地,有神酒海空港碼頭,還有廣寒宮……
韓春雷看著下面工作人員:“你們羞愧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