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劉媽媽在鏢局里雇了兩名鏢師,又返回來,推搡著少女上了馬車。
馬車是劉媽媽從真定府帶過來的,里里外外都很陳舊,內置的小桌子已經看不出來原本的漆面是什么顏色。
少女坐在馬車里,撩起窗簾,好奇地看向窗外。
她聽黑妹說過,這里叫崗頭村,屬于萬春縣管轄,何家的懸賞啟事便是貼在了萬春縣最熱鬧的地方,不到半個時辰,整個萬春縣的百姓便全都知道,真定府何家那個腳上有紅痣的大小姐,掉進河里生死未卜了。
少女想到黑妹,便聽到了黑妹的喊聲:“別走啊,等等我們!”
何家的馬車自是不會等的,車把式甩起馬鞭,將馬車駛向了官道。
燕兒探出頭看了看,又把腦袋縮回來:“他們還真的跟著咱們呢,小驢車,趕車的是白狗,他們還帶著被褥,還帶著鍋呢!”
劉媽媽啐了一口:“沒見過世面的東西!”
少女依然看著車外,她沒有來過這里,但是她去過平陽,去過三次,平陽離這里應該也不太遠。
那時還是亂世,諸侯紛爭,正是四月天,草長鶯飛,她在晉康飲過汾陽春,便動身去了平陽。
到平陽那日,是四月二十八,平陽城里人山人海,鑼鼓喧天,她是專程來平陽看威風鑼鼓的,哪里熱鬧便往哪里鉆。
八歲的周池也在人群里,他東躲西藏好不可憐,他叔父派來殺他的人正在找他。
于是她便多管了一件閑事,帶走了一個孩子。
那孩子很好養活,給口飯吃就行,她帶著他四處閑逛,高興了會教他打軍體拳,給他講飛機大炮潛水艇,也不管他能不能聽懂。
漸漸的她就明白了,她收養這個孩子,真不是做善事,其實就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飯搭子、酒搭子、話搭子。
一個人雖好,可有時也很寂寞。
周池十五歲那年,她覺得周池已經長大了,不如小時候好玩了,于是她便帶著他回到位于平陽的周家堡,從叔父手中奪回了父親留給他的一切,從此,周池成為天下諸侯中最年輕的一位。
第三次則是途經平陽,那時周池已經登基為帝,而她也已經有五年沒有見過周池了,那五年里,她帶著她的姐妹們住在青蒼山,練練兵,唱唱歌,打打獵,日子愜意。
忽有一日,她收到周池的血書,死對頭的余孽聯同內奸里應外合,已是皇帝的周池和皇后閔蘭被困于行宮之中。
她沒有遲疑,帶著姐妹們千里奔襲,馳援而來,那一役她殺了很多人,行宮外血流成河。
她踏著一地鮮血將周池和閔蘭救了出來。
從那以后,也或許以前便是,閔蘭越發懼怕她,于是這女人做了一件蠢事,讓弟弟閔青給她下毒,被她發現后,她闖了皇后寢宮,將閔青的人頭扔在閔蘭面前。
從那之后,她便再也沒有回過京城,周池將閔蘭幽禁時她沒有回來;周池封她為秦國夫人時,她沒有回來;周池封她為鎮國長公主時,她仍然沒有回來。
在這里,她只是過客,她堅信自己不知哪一天就會回到來時的地方,狗子都知道在樹坑里撒泡尿留記號,她也要。
她又過起了以前的日子,在這個時空中四處游歷,在每一個她走過的城池留下屬于她的標記。
十年的時光匆匆而過,直到有一天,她得了一壇二十年的桃花釀,興致來了躺在竹箋上喝酒,竹箋順著索陵河飄飄蕩蕩,她喝多了,睡著了……
迷迷糊糊中,她意識到自己要走了,可是醒來時她卻沒能回到她來時的地方,而是又回到了這里,她被活埋了,變成了一個連她自己也不知道是誰的小姑娘。
不對,她現在是何家的大小姐。
如今天下太平,沒有戶籍會被當成流民,何家這身份不高也不低,算不上多好,可卻能給她一個身份。
少女笑了,這家還是姓何呢。
她喜歡“何”這個姓,以前她叫何苒,來到這里后,她給自己取了一個新名字,她叫......何驚鴻。
或許是急著回真定,也或許是心疼那對金鐲子,總之,劉媽媽心煩意亂,沒有如先前說的那樣,在路上教她規矩,她也樂得輕松。
五日之后,馬車終于進入真定地界,劉媽媽終于有了精神,燕兒也像打了雞血一樣,說何家有多富貴,大老爺的學問有多么好,閻氏的儀態有多么端莊,還有那位假的何小姐何淑媛有多么多么的氣質超群,文采出眾。
劉媽媽一早就讓其中一名鏢師先行一步,去何家報信了,因此,當馬車在何家門前停下時,便有一個婆子帶同五六個丫鬟在門前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