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貞和王燕華故意把臉抹黑,染上虱子,把自己弄得要多埋汰就有多埋汰。</p>
一起的洗衣婦里,稍有姿色的都被帶去陪將官了,她們這兩個邋遢鬼,反倒保全下來。</p>
后來有個同鄉找到她們,說現在有個機會,如果她們愿意,有人能出錢把她們從軍隊里弄出來。</p>
她們問:“讓我們做什么?只要不是讓我們像她們一樣,我們都愿意。”</p>
兩人口中的她們,是那些既是洗衣婦,又是軍伎的女子。</p>
同鄉笑著說道:“當然不是,別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咱們萬春縣的人,誰不知道你們是大夫啊,就是因為你們有本事,所以人家才愿意花錢把你們從這里弄出去。”</p>
兩人又驚又喜,原來是要找大夫的嗎?她們當然愿意。</p>
就這樣,杏姑花了一點銀子打點,把她們從軍隊里弄了出來,沒敢停留,連夜便讓人把她們送往青蒼山。</p>
兩人緊張了一路,也不知道要把她們送到什么地方,想像了無數次,可是來到何家村,她們就傻了,這里就是一個村子啊。</p>
村口有棵老槐樹和大黃狗,老槐樹下有大石頭,大石頭上坐著一群老頭老太,目光如炬,每一個從他們面前經過的人,都要經受他們目光的洗禮。</p>
進了村,有扛著鋤頭的農夫,有到處瘋跑的熊孩子,有追著熊孩子罵街的粗壯婦人,還有抱著書本一臉生不如死的小小學童。</p>
現在,她們又見到了這里的大當家,</p>
崔玉貞和王燕華就像是做夢一樣,她們受到了款待,還得到一個單獨的小院,以后這里便是她們的家。</p>
她們每人每月有一兩銀子的俸祿,每人還有一斗精面,三斗糙米和一斗豆子,這些足夠她們吃的了。</p>
坐在溫暖的屋子里,看著床上嶄新的被褥,兩人這才感覺到了真實。</p>
“這是什么?”崔玉貞眼尖,一眼就看到被褥上面的布料,都是素色,其中還有一匹麻布。</p>
看到麻布,兩人都是一怔,接著便落下淚來。</p>
她們還在孝中,只是卻沒來得及給親人戴孝就被抓去了軍中。</p>
王燕華嗚嗚哭了起來,她只有十七歲,原是要今年成親的,可是未婚夫入伍當兵了,如今生死未卜,而她的父兄都死了。</p>
崔玉貞的心態要比王燕華成熟,她哭了一會兒,便穩定了心神。</p>
“大當家真是細心,她還記得我們要守孝,給我們送來的都是素布和麻布。”</p>
王燕華用力點頭:“嫂子,這里也挺好的,我們好好做事,以后有機會,就把小寶接過來。”</p>
崔玉貞想起自己的兒子小寶,心中一陣酸楚,這么久了,也不知道小寶怎么樣了。</p>
姑嫂二人并不知道,何苒已經給杏姑寫了第二封信,讓杏姑想辦法,把崔玉貞的兒子也接過來。</p>
和把她們二人從軍隊里弄出來相比,護送一個八歲的孩子來青蒼山就不算什么事了,只是杏姑派去萬春縣的人,卻遇到了困難。</p>
因為小寶不見了!</p>
母親和姑姑被抓走后,小寶便趁著鄰居大嬸睡覺的時候,從家里溜走了,他要去把母親和姑姑救出來。</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