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正事,屋里的氣氛終于歸于正常。
這兩三個月以來,何秀瓏的心思都用在打仗上,對于那些詆毀她的污言穢語,她先是刻意不去理會,后來忙起來也就給拋到九霄云外了。
直到現在她才知道,原來她在攻城掠地時,何大當家已經派了鐘意為她正名。
“大當家,鐘指揮使,謝謝你們。”
何秀瓏站起身來,沖著二人深深一禮。
何苒說道:“我知道你不在乎,但是我在乎,我不允許有人詆毀我的大將軍。”
鐘意微微瞇起眼睛,說道:“大當家,金陵城也不安定,話說回來,揚州也好,金陵也罷,只要是讀書人扎堆的地方,不安定因素便尤其多,對了,大當家,這幾天有很多人來送拜帖吧,不知道有沒有那些大世家和書院的帖子?”
何苒笑著搖頭:“你不是已經猜出來了嗎?自是沒有的,這些世家和書院自視甚高,顯然還沒有接受我,送帖子的都是有求而來,多是商賈和南下官員。”
鐘意冷哼:“都是慣的,拎出一個滿門抄斬誅連九族,我看他們還敢不敢。”
何苒的嘴角抽了抽,簡單粗暴,但是在短時間內會有明顯作用,但也只是在短時間內,治標不治本。
何苒聲音清冷:“我看他們都是閑的,這些年科舉停了,他們失去了奮斗的方向,加之朝堂動蕩,他們這些閑人,閑來無事便湊到一起,從悲風傷秋,到諷論朝政,評議官員,時間一久,便會搞出一些事情來,
人啊,就是不能閑著。”
鐘意聽出何苒的言外之意:“大當家是要把官員考開到江南?”
何苒說道:“當初我舉辦官員考,主要是為了選侍,那時缺少可用之人啊,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官員儲備,接下來的官員考,要更精更細,我已經給馮先生寫信了,讓他盡快拿出章程來。”
也就是說,一定要考試,以前的童子試、縣試、鄉試都要考起來,還要增加新的考試制度,不僅是讀書人要考試,匠人也要考,不是在考試,就是在備考。
次日,鐘意便換了便裝,帶著他的錦衣衛上街了。
剛剛走出仁義夫人府,就聽到頭頂上傳來小八的聲音:“反派出街,行人閃開啊!”
鐘意
而此時,在金陵的一處宅子里,李五正小心翼翼地端起茶盞,又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好茶,真是好茶。”
坐在上首的人淡淡說道:“給他包點帶回去。”
李五連忙起身道謝。
那人伸手示意他坐下,問道:“現在那個何書銓人在何處?”
李五:“小人請他喝酒,給他下了蒙汗藥,他正在小人家里睡覺呢,不到晚上他醒不了。”
那人頗為滿意:“好,做得不錯,他年紀不大,應該不是獨自一人南下的吧,他的家人呢?”
李五說道:“這個阿全有個爹,他爹好賭,不過現在攀上了看場子的余老頭,他爹也得了個看場子的差事,至于他祖母,說出來怕是要污了您的耳朵”(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