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苒想,如果有一日天下太平無仗可打,倒是可以讓周滄岳和何雅珉一起去辦連環畫。
哎呀,蜀地路途遙遠,也不知道最新的連環畫,周滄岳有沒有看到。
在何苒看來,前世的周滄岳一定很愛看漫畫,所以這一世,肯定也會喜歡看連環畫。
不對,他喜歡看手撕鬼子。
何苒哈哈大笑。
笑聲透過木門傳到小梨耳中,小梨笑出了兩顆小梨渦。
看,她就說嘛,周滄岳就是能令大當家開心,自從孟老太君去世,大當家便再也沒有這樣歡暢地笑過了。
足足八頁紙,何苒一口氣看完,笑了一會兒,這才想起了那只木盒。
她把木盒打開,看到了里面的東西。
竟是一盒子木簪。
是的,一盒子,擠在一起,讓何苒想起前世她裝鉛筆用的盒子。
數了數,足足十八支。
這是十八支桃木簪子!
通常這種木簪上要么刻著花花草草、云紋福字,要么就通體光滑,什么都沒有。
可是眼前的這十八支簪子,卻被雕成了十八般兵刃!
雕工并不精致,打磨得也不夠光滑,但卻顯得拙樸可愛。
何苒挨個反玩,看來以后要經常盤盤了,別人盤串,她盤簪子,好像還挺有個性。
周滄岳在信里并沒有提到這些桃木簪子,一個字也沒寫,但是何苒的第六感卻在告訴她,這些簪子是出自周滄岳之手。
是他親手雕刻的,連同那只稍不留神就會被木刺扎到手的盒子,也是周滄岳親手做的。
何苒想起多年前,周滄岳送給她的那身衣裙,那身衣裙便是周滄岳縫的。
不得不承認,周滄岳有一雙巧手。
何苒又覺得讓周滄岳去編連環畫有些不合適,應該讓他去給董近真打下手,說不定還能在大炮上刻朵花。
何苒又笑了起來,周滄岳還挺有用的。
不過,周滄岳給她送了禮物,她也是要還禮的。
禮尚往來,送點什么好呢?
其實早在周滄岳離開金陵時,何苒便決定送他幾門奔雷炮了,不過要等董近真的工期。
但是現在何苒想給周滄岳送點東西,不是大炮,也不是武器,還是送給周滄岳自己的。
何苒想起以前送給周滄岳的那些東西,不是吃的,就是用的,以實用為主,可是周滄岳送給她的卻不一樣,有羽毛做成的筆,有衣裳,還有這些簪子。
對了,還有那只畫夾。
想到畫夾,何苒便知道要送什么了。
等她有空了,親手畫一張畫,做為回禮送給他吧。
不過,要等到她有空的時候。
次日,何苒便進宮,在文正殿里召見各部官員,忙了整整一天,正準備出宮后去勞家看望勞光懷夫婦,可是她剛剛走出文正殿,便看到周堅晃著他那肥碩的身軀走了過來,手里還拿著一把大扇子,不倫不類。
“姐姐,孤讓御膳房備了一桌酒席,想與姐姐一訴思念之情,還望姐姐賞光。”
何苒點點頭:“好啊。”
她看向周堅身后,跟在周堅身邊服侍的是一個陌生面孔。
昨天在十里亭時,周堅身邊的也全都是陌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