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祺見這位老太太雖然一身麻衣,全身上下連一件首飾也沒有,但脖子挺得直直的,說話時下巴微揚,不像老太太,倒像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一看就是惹不起的。
“好,那您就在這里看熱鬧吧,這里比較安全。”宗祺說道。
老太太冷哼一聲:“給官府運糧食,把船都給弄丟了,這熱鬧可大著了。”
見她出言不遜,一名手下剛想說什么,被宗祺制止,宗祺說道:“老人家放心,這件事既然是漕幫的責任,漕幫都會負責到底,您老想看的熱鬧,可能一時半刻看不到,您住在何處,我讓人送您回家。”
老太太面色稍霽,上下打量著宗祺,忽然說道:“剛剛我聽人說了,你們丟的那條船上有四名官員,這件事可大可小,你想如何處理?”
宗祺一怔,這真是閑著沒事來看熱鬧的老太太?
他目光微垂,卻恰好落到老太太的袖口,那里露出半截手串,小葉紫檀。
宗祺心中一凜,自家妹妹說過,忠義夫人喜歡盤串!
是他眼拙了。
普天之下,這般威風凜凜眼光就能殺死人的老太太,除了李錦繡,還能是誰?
宗祺的汗毛全都立了起來,怪他,他應該先征得祖母同意,再去追求人家孫女的。
忠義夫人該不會認為他是登徒子吧。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先征得祖母同意,那和包辦婚姻有什么區別?
他是想先征得陸暢同意,然后再去陸家登門提親的。
宗祺神色不變,讓人搬來椅子,上了茶水,一邊看碼頭上人來人往,一邊品著茶,和李錦繡聊起運河沿岸的風土人情。
李錦繡年輕時南征北戰,可是最近這二三十年,她卻是哪里都沒有去過,她迫切想知道經歷戰火之后,江南百姓的情況。
陸臻回來時,她問了幾句,可陸臻要么在打仗,要么在準備打仗,百姓們過得如何,他知道得非常有限,李錦繡問不出來什么,也就不問了。
而宗祺不同,無論他是商人,還是幫主,他都是百姓,他看到的,聽到的,遠比只知道打仗的陸臻更詳盡。
“江南的百姓鮮有逃走的?為什么,他們不怕打仗嗎?”
李錦繡還記得當年大軍還沒有打過來,百姓便拖家帶口四散逃亡,到處都是流民,衣衫襤褸,食不裹腹,有賣兒賣女的,還有易子而食的,太慘了。
宗祺搖搖頭:“自從苒軍南下開戰起,便沒有聽說有哪里的百姓聞戰而逃的,即使有,那也肯定不是百姓,要么是官眷,要么是商賈,有些離得遠些的村子,甚至不知道外面打仗的事,苒軍的軍隊從不進村,需要補給,也只是派幾個人進村,而縣城里的百姓,雖然懼怕打仗,但也沒有逃走的,大多閉門不出,待到仗打完了,他們這才走上街頭買米買菜。”
這些事,李錦繡還是第一次聽人說起,她嘖嘖稱奇,陸臻打真定時可還不是這樣的,她聽左小艾說了,當時城門關了幾個月,就是為了防止有人逃走。
這也不過幾年,百姓的反應便完全不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