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太后身邊有漢人通譯,她給楊家的這封信寫得情真意切,信的前半部分都在贊美楊家這些年來做出的貢獻,而在后半部分,滿太后希望楊家利用漢人的優勢,打入到苒軍內部,尤其是西北的符燕升部隊、何大力部隊。
楊五爺面沉似水:“什么意思?咱們老楊家沒有讀書人,也培養不出武將,好不容易有個長得好點的丫頭,還給胡亂許配出去了,現在又讓咱們打入苒軍內部,咱們能做什么,去養馬嗎?”
楊五爺是楊春的父親,他對楊春寄予厚望,給皇帝當便宜老丈人的美夢一做就是好幾年,最后楊老太爺卻做主把楊春嫁給了朱燕和。
為此,楊五爺一直耿耿于懷。
“老五,你說什么,養馬?”一直沉默不語的楊三爺忽然開口。
楊五爺一怔,他氣惱之中說出的話,難道老三還當真了,真要讓他去養馬?
楊家本就是馬奴出身,最擅長的就是養馬。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就連楊大爺也怔了怔,驚愕地看向楊老太爺:“阿爹,該不會真讓老五說中了吧,滿太后就是讓咱們去苒軍里養馬?”
去軍隊里當馬倌,想要下手就很容易。
只要一頓加了藥的草料,就能讓那些將軍們的戰馬在戰場上腹瀉脫力,委靡不振。
經驗豐富的楊家人甚至可以精確控制發作時間,而在此之前,沒有人能夠察覺出異樣。
楊五爺也反應過來了,還真是要讓他們去養馬啊。
楊家當然也有其他人手,比如大車店里的伙計,可是軍營不比其他地方,進去之后便和外界失去聯系,所以要想把事情辦成,就必須楊家人自己去,而不能把重任交給那些伙計們。
可是楊家人已經很久沒有做過這么冒險的事了,那是苒軍,軍漢們可不管什么證據,只要他們有所懷疑便是一刀,殺死幾個馬夫,就像捻死幾只,錦衣衛要先抓人,再審訊,最后再決定生死,可是那些軍官們可比錦衣衛野蠻多了,他們動動手指,便能讓人腦袋搬家。
楊五爺一屁股坐回椅子上:“你們誰愛去誰去,我反正不去,我已經犧牲了一個如花似玉的閨女了,總不能讓我連這條命也搭上吧,還有家里的婆娘和孩子們,現在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聽到楊五爺說起被抓走的家眷,其他人也默然不語,齊齊看向楊老太爺。
楊老太爺大怒:“你們這些喪良心的,忘了咱們楊家的家業都是怎么來的嗎?沒有老汗王和王子,你們哪來的大房大屋嬌妻美妾?現在老汗王和王子都不在了,你們就無法無天了,太后的命令你們不聽了嗎?
老大,你是大哥,你說如何?”
楊大爺清清嗓子:“我婆娘有個同鄉,在符燕升的部隊里當百戶,當年他們駐扎在大同時,我婆娘還幫那位百戶的老娘帶過東西,別的事也就罷了,若是想去當個馬夫,找找那位百戶,應是沒有問題。”
馬夫,只是小角色,對于那名百戶而言,只是一句話的事。
楊老太爺顯然對楊大爺的態度比較滿意:“好,榆林那邊的事就交給老大,何大力那邊呢,你們誰能搭上關系?”
楊老太爺話音剛落,外面響起重重的敲門聲。
楊家眾人在屋里開會,門窗緊閉,門外還有可信的伙計把守。
敲門的便是外面的伙計:“老太爺,外面來了很多人,把宅子圍起來了。”
眾人都是一驚,楊老太爺尚且還能穩住,他沉聲問道:“來的是什么人?”
“是官兵,都是官兵,好多官兵!”
現在的官兵,就是苒軍。
眾人嚇了一跳,苒軍怎么會來?
不過想想也是,錦衣衛已經到南河屯抓過人了。
只是苒軍來得也是湊巧,剛好他們所有人都在一起。
若是往常,他們分散各地,想抓他們可不是容易的事。
想到這里,眾人猛的瞪大了眼睛,一起看向楊老太爺,若不是楊老太爺傳信讓他們全都過來,他們又怎會大老遠跑到這里來?
若是到了現在還不知道這是別人挖坑讓他們跳,楊家人就是傻子了。
可他們不是傻子,且還比很多人都要聰明。
他們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