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選、程銀、梁興,出來混的,沒一個靠得住的。"相較于李傕、郭汜二人,李堪對侯選、程銀、梁興這些好友更為憤恨,李傕、郭汜不施救于他是情理之中,可侯選、程銀、梁興等人,同他情好誼深,奈何也不引兵來救,只在城中觀望。
心中罵娘的同時,李堪手中口中動作沒有個消停,他指揮長矛手在前,刀盾手居中,弓箭手在后,就此堵住了被砸壞的寨門,他打算先頂住蜀軍的第一波攻擊,然后趁隙修繕下寨門,堅持到長安城內的守軍來救。
"一百步……"
"八十步……"
"六十步……"
李堪計算著鬼面蜀軍離他營門的距離,待到鬼面蜀軍離他營門五十步時,他大喝一聲,發出命令,號令他麾下居后的弓箭手:“給我射,狠狠的射……”
弓箭,作為戰場爭鋒的遠程利器,一直為關中子弟所熱衷,尤其在涼州羌亂時不時侵擾三輔的近些年來,關中子弟養氣力、重武藝,多有練得一手好箭術。
而李堪雖是作為河東人,趁著關中大亂引兵涉足關中、竊據一方,但他麾下的士卒多有三輔子弟,于箭術而言,自然是出類拔萃,比起尋常的士卒強上不少。
在李堪的一聲令下,他麾下的弓箭手應聲而射,潑潑灑灑的箭矢有如細雨一般,對著正奔向李堪所在的甘寧等人拋去。
箭雨瞬發而速至,可面對漫天的箭雨,甘寧卻是不躲不避,直直的繼續向前沖去,身形上沒有一點停滯,速度更是反倒加快了起來。
甘寧如此膽大妄為的底氣,來自他身上的重甲、頭戴的鬼面,這些乃是出自邛都蒲氏匠心獨運的甲胄,防御力出奇的高拔,李堪麾下弓箭手射出的箭雨,落在甘寧身上,就好似蚊子叮一般,對甘寧造不成一點傷害。
甘寧麾下同他一并沖鋒的錦帆兒,亦是不躲不避,只邁著步子緊跟著甘寧的腳步向前沖去,仿佛面前不是漫天的箭雨,而是和煦的春風一樣。
這也怪李堪家底窮,沒有那么多的資源去招攬上等的鐵匠打造箭矢。
是以李堪麾下士卒所用的箭矢,一則是箭桿不夠筆直,尾羽多是殘缺,以至于發射后勢能也就不足。
二則作為箭頭的材料,一般須得上等的鋼材才行,這樣破防的能力才強,可李堪底子窮,箭頭也就粗制濫造,對上身穿精甲的蜀軍先登,純屬于撓癢癢而已。
"不是吧。"
"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