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道,明公果真是慧眼識人,你確是有治才也。”法正巡視一番后,對負責修繕城池的長史賈逵贊了一聲。
賈逵謙遜了一句:“府君謬贊,此類不過尋常之事爾。”
法正搖了搖頭:“他人卻是不如你這般思慮周全,營造齊整,梁道,你是個有才之士,他日必將振翅翻飛,當不止于兩千石。”
法正的性子一貫如此,對于看不上眼的,他會翻起白眼看都懶得看,但對于他認為的才干之士,他會大力褒獎贊揚,不吝嗇溢美之詞。
“府君此言,確乎羞煞逵了。”賈逵淡笑了一聲,又是謙遜了一句:“天下如逵者多矣,勝于逵者亦是多矣,逵日后若能止步兩千石,心愿足矣,不敢望兩千石之上。”
“梁道,公卿之才也。”法正端正面色,他肯定道,同時他補充了一句:“我當表奏明公,為卿表功。”
“多謝府君。”賈逵應了下來,并致謝了一句法正。
二人走走停停,談天說地,不由扯到了當前天下諸侯之首的河北袁紹。
“袁紹至今無有異動,瞧上去多少有些不太正常。”賈逵納悶了一句,且知袁紹過去每一歲都有動兵的舉措,而今歲都七月了,河北還是悄無聲息,靜默的有些不太尋常了。
法正回了一句:“許是袁紹討定公孫瓚后,想休息休息吧,畢竟袁紹出師歷年,河北之民大半疲憊窮困,倉庫積余恐怕不多了,今年若是再行刀戈,嘖嘖嘖……”
“許是吧。”賈逵點了點頭,似是認可了法正的觀點。
“河北即是不進犯,我等就趁此良機,好好修繕城防,做到有備無患,等河北有進犯的動靜再說。”法正給出了河東當今治政的重點。
“府君說的是。”賈逵應了一聲。
隨后二人一前一后的繼續巡視了起來,望著法正年輕的背影,賈逵眸色中若有所思,說起來法正比他還小上一歲,卻是成為了兩千石的郡守,而他癡長法正一歲,只是任著河東長史的職位。
而這,緣于法正追隨了一位明公,攀龍附驥之下,所以才能年少登堂入室,高居兩千石的位置。
一念至此,賈逵心中輕嘆了一聲,若是他能早逢明公劉璋,以他的才具,說不得今日也將為一兩千石。
這時候,賈逵知曉了擇主而事的重要性,以前追隨河東太守王邑,他位不過一縣令,而今追隨大司馬劉璋,一舉越遷到了河東長史的位置,于郡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恨不能早逢明公。’最終,賈逵心中長長的嘆息了一聲,同時他暗自鼓舞自己,今日即逢明君,他當努力,必當登上兩千石之位,不負一身的才學。
長安,大司馬府邸。????原先由于大司馬府邸未曾建成,所以劉璋一直在長安令張既的縣寺中料理政務,而今大司馬府邸建成,他就搬遷到了自家府邸中處理政務,如此也名正言順些,不用和張既擠在一個官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