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
就在眾議紛亂的時候,主簿荀攸輕咳了一聲,而后殿內議論之聲瞬息間就止住了下來,整個大殿從聲音嘈雜變的寂靜,眾人皆知荀攸將所有言也。
但見荀攸出席,點明結論,給出他的意見道:“明公,以臣下之愚見,當受此封。”
“何也?”在鄭度和趙昂的不解神色中,荀攸侃侃道來:“其一,恰如姜從事所言,明公誅除李郭、梟首韓宋,一舉蕩定關中及隴右之地,還關西一個天平,功勛之大,無以嘉賞,區區王爵之薄位,不過聊以酬謝一二。”
“其二,曹操所欲者,無非是想促使河北袁紹與我關隴交兵,他好作壁上觀,見勢而行,收漁翁之利,因此才向明公授下秦王之封。”
“然明公若是坦而受之,在袁紹眼中,就是明公和曹操關系密切,有聯手之意,又前者袁紹怨曹操不聽己命將天子從許都遷往鄴城,今者曹操密有襲取鄴城之情狀,袁紹定然生恨于曹操,曹操欲將禍水引往關中,卻是不可得也。”
說到這里,荀攸頓了頓,待眾人思略一二后,他繼續言道:“其三,明公懷濟世安民之意,起兵于蜀地,欲求王霸之業,而屢拒王爵之封,不免使得遠近生惑,以明公之志短淺,無鵬飛北海之大志也。”
“但請明公受封王爵,以俘遠近士庶所望。”言罷,荀攸跪拜而下,向著劉璋請求道。
隨著荀攸的領頭,如姜囧,本意就贊成劉璋受封的人,他也跟著拜下,請求劉璋受封,而如鄭度、趙昂等人,本意不贊成劉璋受封的人,此刻竟是在思忖一二后,也跟著下拜。
無他,蓋因劉璋受封王爵,往九五至尊之位更加靠近了,對他們這些臣屬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只有劉璋進步了,他們才會跟著進步。
雖說在場諸人,有的人并不對功名利祿看重,只求報得劉璋的知遇之恩,但大多人,都是打著攀龍附鳳的心思,所以才追隨的劉璋。
因是如此,在劉璋登臨王爵一事上,堂下一眾文武,多是冀望劉璋受封,更進一步的,許多人都盼著劉璋直接登上至尊之位,那時候,他們才算是真正的攀龍附鳳,前途無量。
“諸君之意,吾自當思忖一二。”
在眾人的期盼中,劉璋給出了一個回答,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
入夜。
劉璋立身于中庭,望著天穹上的明月,月明星稀,鴉鵲南飛,美景在前,他卻是心不在此,而是在思慮白日眾人議論之事。
對于稱王的事情,雖是在荀攸帶頭下,眾議以劉璋領下王爵之賞為宜,但劉璋卻是心存猶疑,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帝王教條在告戒著他,稱王不可也。
“夫君,夜深了,當早些歇息。”就在劉璋深思紛亂的時候,一聲清脆之聲從他身后響起,不用回頭,劉璋就知道來人乃是他的夫人黃婉。
劉璋轉身,他向著黃婉道了一句:“婉兒,今者天使駕臨長安,旨意以我為秦王,你認為我當不當受。”
思慮深重的劉璋,向著親近之人黃婉問詢了起來,他打算了解一下黃婉的看法,看看能不能有所啟發。
只是黃婉推脫了劉璋的問話,她只言道:“夫君,此等大事,當和王長史、荀主簿等人商議,妾身不過一女子,卻是沒有什么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