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故,曹操實是憂于腹心之禍,尤其是而今外患滔天的情況下。
荀彧上前一步,他拱手堅定曹操的戰心道:“明公且寬心,潁川、汝南之地,雖是多有袁氏的門生故吏,可彼輩可分為三類人。”
“一類是決意趁著明公北上對抗袁本初時舉兵叛逆的人,這樣的人最少,估摸著就是三五個縣會有此等舉動;又一類是私下里遣人向袁本初遞去歸降文書,提前在袁本初面前賣個好,但此輩不會舉兵叛逆,只是懷有二心。”
“當然,若是明公局勢沮壞,此輩或將舉起叛旗,若是明公占優或是與袁本初相持,此輩當觀望而已,不敢有什么舉動,只待局勢明朗才會有所行動……這一類人最多,十中估計有七八。”
“還有一類人。”荀彧緩緩道來:“這類人雖然是袁氏的門生故里,可他們沒有依附袁本初的心思,而今即是在明公麾下任職,便對明公報以忠誠,這類人也不多,估計十有其一爾。”
“是故。”荀彧總結道:“明公統大軍北上,潁川、汝南等郡或有動亂,但不足以沮壞局勢,今可留一員驍將在此,巡視諸縣,如此有備則無患也。”
“文若之言,使吾撥云霧而見青天。”曹操感喟了一聲道,同時他循著荀彧的建議給出了命令:“今且留曹洪巡視潁川、汝南諸縣,以防一二賊子作亂。”
“曹洪將軍固驍勇之士,今留鎮于此,可無患矣。”對于曹操的人事安排,荀彧給出了認同的意見,雖是曹洪有貪于財貨的陋習,然曹洪于大事上還是能把持的住,有曹洪留守,自當無恙矣。
在同留守的曹昂、荀彧商談后,曹操召集諸將及謀臣,如夏侯淵、于禁等驍將,郭嘉、董昭等謀略之士,于大堂內宣言道:“吾與袁本初相知久矣,其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固一庸人爾。”
“今雖勝兵十萬、招誘烏桓、鮮卑等夷狄助陣,然其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眾令不一,是故袁本初所據之地雖廣,糧草雖足,輜重雖多,不過是為我奉也。”
“吾意此戰必破袁本初,遂定河北,為陛下安集河朔,卿等且試觀之。”
當著一眾文武的面,曹操雄心萬丈,顧盼自雄,對上兵馬、糧草、輜重、甲械皆是勝于己方的袁紹,卻是不將袁紹看在眼里,近乎抱著鄙夷的態度。
這是一種氣勢,在戰略上看低乃至于輕視袁紹,不然曹操這位首腦未戰先懼,底下的人也就跟著沒有了軍心士氣,這一戰也就不用打了,倒不如直接歸降袁紹,以求一時的茍全。
而曹操壯志在懷,視袁紹如無物,麾下文武自是戰心堅定,有了一戰的勇氣。
在發表動員的講話后,曹操開始揮師北上,這一次征伐,他統帥諸將,兼之領著軍中驍銳士卒,以司空之尊,作為先鋒人馬,率先出發,向白馬而行,表示出一往無前的勇氣。
白馬。
白馬是距離河北大軍匯集的黎陽,最近的一處黃河渡口,為曹操麾下東郡太守劉延所據守,也是曹操所部先鋒人馬此次的目標地點,他將在這里嘗試挫敗袁軍的先鋒,為接下來兩軍相持抗衡打下一個好的開始。
畢竟曹操本就兵少糧匱,若是在戰局上拿不下幾個小勝,于軍心士氣而言,是大為不利也,所以曹操自統先鋒人馬,以主帥之尊直趨白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