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一些小的人事安排,劉璋在王商、荀攸、賈詡等謀士的幫襯下,一一做到了盡善盡美的處置。
就在劉璋為了將來大戰做準備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則消息,袁紹遣劉備征討遼東,明面上的緣由,說是因為遼東太守公孫康潛藏禍心,對袁紹不夠忠誠。
而實際上的原因,劉璋從中嗅到了兄弟相爭的氣息,蓋因建言劉備征討遼東的,乃是審配,審配在河北嗣君的爭奪中,站位的是袁紹所喜愛的袁尚,非是長公子袁譚。
可袁譚和劉備的關系,世人皆知,劉備在豫州刺史任上舉袁譚為茂才,二人是舉主和被舉人的關系,這是再密切不過的關系。審配打發劉備往遼東而去,八成是為去袁譚一臂膀也。
個中真實的情由,劉璋估摸著袁紹也知道,而袁紹順水推舟的應了下來,多半一來是因為袁紹對袁譚不喜,不愿意袁譚得到太多的助力,二來袁紹對劉備雖是信重,可劉備有雄才,袁紹當是對劉備有所猜忌。
就好比歷史上劉備投奔劉表,劉表安置劉備在新野,一方面想用劉備抵御曹操,另一方面則對劉備有所忌憚,是一種用而忌之的狀態。
如今逢上一件可以打發劉備遠離的事情,袁紹自是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打發劉備往遼東而去,劉備拿的下遼東最好,拿不下遼東,劉備也只能在燕地待著,遠離鄴城這座河北的政治中心城市。
‘流離四方,為人猜忌。’劉璋感慨起了劉備的命運。
……
雒陽城門處。
“府君。”
一眾河南尹的大小官吏,今日齊聚于此,恭聲向著抵達雒陽的黃權致禮。
黃權面色端正,頷首表示了回應,年方三旬的他,雖是算不上老成持重,可多年來主簿、郡守的任上安坐,他養出了一股子威重的氣息,令旁人不敢小覷。
和一眾官吏簡單對談了一二句后,黃權矚目掃視起了雒陽城-——這座大漢舊時的都城。
論起城池的周長,黃權自以為成都不及也,而城墻的高度,更不是黃權所見過的城池所能比及的,到底是大漢的都城,迂闊高度,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掃視了一二眼雒陽城的外圍后,黃權舉步踏入了雒陽城內,一入城,他頓感荒涼之意撲面而來,斷壁殘垣滿目皆是,少有齊整全備的屋宇。
‘董卓。’
黃權知道其中的緣由,當年董卓為關東聯軍所逼,西遷長安,雒陽付之一炬,當時的殘像,到如今都沒有收拾干凈,令人一入雒陽,就可睹見董卓當年兇暴流毒的景象。
萬象更新,自今日始,黃權存在一份心思,他打算先期將雒陽的凄涼景象清刷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