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十月。
一夜朔風過后,劉璋踏出營帳,入目是一片雪白,下雪了,雖是積雪并不厚實,不過是淺淺一層,但總歸是下雪了,原本入冬不覺的寒氣頓然刺骨了起來。
劉璋裹了裹身上的裘衣,盡量圈住身體的熱氣,而后他闊步前行,在親衛的簇擁下來到了中軍大帳。
一入帳,就見文武已然列坐,營帳中間早早升起了碳爐,帳內雖說不上溫暖如春,但比起寒風呼嘯的帳外,卻是有夏冬之別。
一眾文武見劉璋入帳,紛紛起身行禮,劉璋伸出手往下一壓,示意眾人入坐,不必多禮。
他來到主座的位置,施施然坐下后,立即向賈詡問道:“袁本初到了何處?”
“據斥候飛馬來報,袁本初留幼子袁尚坐鎮鄴城,他則自鄴城發兵,以顏良、文丑為先鋒,目下前部已經抵達山陽縣,當不過數日,袁本初也當踏入山陽。”
賈詡應聲作答,將情況介紹了一遍,他的聲音不大,但帳內眾人皆可聽得清楚。
“山陽?顏良、文丑抵達山陽后,可有什么舉措和動靜?”劉璋追問了一句。
“尚無。”賈詡搖了搖頭:“當下顏良、文丑只是遠放斥候,探查我軍的動向,卻是沒有其他的舉動,看上去是打算等到袁本初統大軍到來,然后再做思量。”
“卿何以有如此斷言。”劉璋問道。
賈詡笑了笑:“以往麴義、呂曠等人,皆是因為匹夫之勇,中人之姿,帳下兵甲不盛,行伍不多,所以為我軍所破。”
“袁本初自然是不會重蹈覆轍,做出不等大軍匯集,就派遣顏良、文丑上前迎戰的不智之舉。”
人是會吸取教訓的,尤其是踩了多個坑后,麴義、呂曠怎么死的,袁紹是清楚的,無非是因為智謀不足,兵力不夠,被秦軍抓住機會擊破。
所以這一次,袁紹看上去是強令顏良、文丑,先期進入山陽,別無他舉,等待大軍到達后,數萬大軍一齊進發,可保萬全。
不然,依著劉璋對顏良、文丑性子的了解,這二位剛猛自負的河北名將,如何會按捺住性子,待在山陽碌碌無為,等候大軍到齊再做行動。
“也就是說,我們還有數日的時間。”劉璋認同了賈詡的看法,他斟酌了起來。
當下河內郡沁水以東,除了軹縣這顆硬釘子,如野王、溫縣、郡治懷縣,都落入了劉璋的手中,而如今袁紹前部人馬已經抵達山陽,劉璋需要迎上去和袁紹相抗,以免剛拿下的幾座城池反手丟了出去。
也即是說,劉璋需要一手圍困軹縣,一手對抗袁紹,這對兵力只有四萬五千人的他來說有些吃力。
圍困軹縣的兵力當不得少于萬五千人,才能符合五倍圍之、十倍攻之的兵法常理,才能牢牢的將張郃的三千之眾圍困在軹縣內,使張郃翻不出什么風浪。
而去了萬五千人后,劉璋手上的兵力只剩下三萬人,他需要用這三萬人去對敵袁紹帶來的五萬人,兵力方面存在劣勢,不過幸在秦軍精銳,未必沒有對陣相持的能力。
此外,沁水這條河流,能夠成為劉璋的助力,據河而守,半渡而擊,這都是兵家的常事,沁水河利用的好的話,不易于萬余雄兵,如此也就和袁紹的兵力相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