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君祿,奉其事,此行幸不辱命。”孫乾簡短的回應了幾句,說話間和劉備對上了一眼,劉備會意,他心下大定,孫乾這一趟,看起來沒有白走。
府門前不是說話的地方,幾人舉步向著府中移動,行走間,孫乾就通報起了許都一行的情況:“天子聽聞主公討定遼東,又攻滅諸夷,大為欣喜,丞相曹孟德雖是眉宇間有所慍色,但還是稱贊主公行事有方,為國建功。”
“嗯。”孫乾緩緩道來,劉備不時點頭呼應。
“天子令公卿商議,為主公表功,經廟堂公卿商議,以主公為襄平縣侯、車騎將軍兼領幽州刺史。”孫乾道出了來自天子的嘉賞。
“曹丞相是個厚道人。”張飛揚聲笑道,這次朝廷的封賞,即是有爵祿上的加封,又有官職上的升遷,可謂是豐厚非常,讓張飛對曹操的態度有所改觀。
“幽州刺史?”劉備半瞇著雙眼,向孫乾問詢了一句。
“是有幽州刺史一職降下。”孫乾不明所以,他老老實實的回稟了一句。
劉備點頭,面色并無什么波瀾,可他的心中卻是驚濤掀起,而今幽州大半郡縣在袁紹手中,坐鎮幽州的又是袁紹的仲子袁熙,這種情況下,曹操以他為幽州刺史,多半是包藏禍心,來者不善。
只不過眼下就算他接受幽州刺史一職,倒也無關緊要,如今的河北不再是當初的河北,袁紹也不是當前的袁紹,袁紹的態度卻是不必太過憂心。
“公祐往許都一行,可有什么聽聞?”
幾人來到郡守府大堂,分君臣坐定,劉備向孫乾垂詢起了中原的消息,偏居于遼東,劉備得到的中原消息往往不是很及時,且消息多有真假不定的情況。
而孫乾作為劉備所信任的客卿,且有一定的眼光可以辨別事情的真假,是以孫乾探聽到的消息,可以聽而信之,能讓劉備熟知天下大事,不至于耳目閉塞。
“有幾樁要事。”孫乾根據事情的重要性,向劉備言說了起來:“乾初至許都時,聽聞曹孟德遣使程昱,北上鄴城與袁本初結盟。”
“曹孟德要和袁本初結盟,他們前幾年不是剛在官渡大打出手嗎?”張飛面色猶疑,不敢置信下來:“當時殺的是難解難分,如何現下要結盟了。”
“此事千真萬確。”孫乾肯定了一聲:“我于許都居月余,得見袁本初遣送到許都的使者沮授,當時曹孟德出城相迎,與沮授同車而載,言是沮授大賢,相見恨晚。”
“而沮授到許都的目的,即是代表袁本初同曹孟德達成盟交一事,是日曹孟德大會群臣,賢者畢至,以宴請接待沮授,我當時受邀出席,袁曹兩方甚是和睦,定盟一事確乎其事也。”
“袁曹結盟,嘖嘖嘖……”張飛猶然有些不信,他吐槽道:“莫不是上黨一失,袁本初連膽志也丟了,不得不同曹孟德抱團取暖,全無諸侯盟主的氣概。”
張飛腦子靈活,他推測袁曹結盟,多半是因為秦王劉璋,也唯有為了對抗秦王劉璋,袁曹才有結盟的必要,不然一居河北,一臥河南,隔著一條大河的袁曹,天然合該是敵手才對。
“三將軍所言是也,此蓋秦王之故。”孫乾頷首應和了一句道。
“秦王去歲東征,一舉攻下河內大半城池,又全取上黨要地,河北為之震恐,袁本初不得已,才會應下曹孟德的結盟之情,不然以袁本初的傲氣,怎會同曹孟德攜手并力。”
“此蓋權變爾。”孫乾最后給出了一句總結。
“袁曹皆蓋梟雄,此盟卻是不知有幾分真,幾分假,又是否能做到真正的并力。”劉備給出了他對袁曹結盟的看法,他不太看好袁曹結盟,認為這等的結盟還需經過時間的考驗,觀之后效才可。
“再有他事,就是曹孟德以女妻于天子,一入宮即為貴妃。”孫乾繼續講起他在許都的見聞,道出了一樁宮闈之事。
“曹孟德這是想做外戚嗎,可貴妃的親戚算不得什么,得要是皇后的親戚,才能稱得上是外戚,即貴且重。”張飛清楚的記得,天子的皇后是伏氏,且沒有傳出來過天子有廢后的打算和舉措。
是故有伏皇后坐領中宮,就算曹孟德貴妃女兒強勢,劫去了皇后的權柄,可貴妃到底是貴妃,和皇后的身份相距甚遠,不能同等而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