轘轅關。
關城之上,秦軍的旗幟,在無風的情況下低垂著,連帶著整座關城好似打不起精神一般。
至于守城士卒的數量和士氣,從城下向城頭望去,唯見守城士卒三三兩兩,或是打著哈欠,或是伸著懶腰,一副慵懶懈怠、不成氣候的樣子。
這一切,盡為張遼收入眼底,他眸子中騰的一團火焰燃起,熊熊不息,那是對功業的渴望,對爵祿的追求,對揚名立萬的向往。
作為雁門馬邑人,其先人為發起馬邑之謀的豪商聶壹,后因避怨改為張姓,張遼早年就有著遠大的志向,他勤練武藝,只為來日大展宏圖。
是故憑借著過人的武藝,他得到了并州刺史張懿的見重,被置為從事一職,后在何進召天下之兵誅殺宦官的時候,為張懿遣送前往雒陽,而何進為宦官所殺,隨即董卓入京,張遼于是時隨波逐流,以兵從董卓。
董卓殘暴,唯恃強力,為王允和呂布共謀誅殺,張遼順勢以兵從呂布,追隨呂布一路對抗涼州軍、東出逃亡,襲取下邳,至于白門樓后,他歸降了曹操。
雁門、雒陽、下邳……
人生兜兜轉轉,日月蹉跎,張遼感受著歲月流逝,而功名未建,他心下是不甘、是不忿,是對自身當下官職爵祿卑下的忿怒,他蹉跎太久了,至于如今算來是一事無成。
然而,今天就有一樁功業擺在他的面前,若是功成,他即可揚名于四方,為天下所知曉。
此事,乃是先登襲取轘轅關,打通曹軍通向河南尹的道路。
一念至此,張遼再無他念,他戟指轘轅關,厲聲喝令道:“隨我沖,敢退者斬。”
旋即張遼所部八百名先登精卒,隨著張遼自山坳里轉出,出現在了轘轅關守軍的面前。
先鋒所部,不止他們八百人,還有正在自后方不遠處,向著轘轅關趕來的于禁所部三千余人,共計約合四千人,他們受命于曹操,充為先鋒,而轘轅關是他們的目標。
“沖。”張遼大聲喝令。
轘轅關露出頭的守卒雖是慵懶懈怠,可關城下煙塵大起,一隊行伍向他們奔來這種事情,他們自是很快就瞧在眼里,不至于連城下之敵都看不見。
砰,砰,砰……
關城上響起了刀戈相擊的預警聲,守卒們在什長的命令下,貼近了雉碟所在,于慌亂中搭弓引箭,箭弦尚未拉滿,敵寇還未臨近百步,他們就急急忙忙的拋灑出了箭矢。
弓箭的放弦聲參差不齊,自關城上響起,落入了張遼的耳中,張遼以盾牌御面,不管不顧的向前沖鋒。
他并不憂心射來的箭矢,蓋因他身上甲胄齊全,唯有面部無有御具,不過有盾牌遮掩,他即可全然不顧城頭射來的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