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使者-——辛毗再一次來到了雒陽,他這一次來雒陽面見劉璋,和他上一次面見劉璋的原因一樣,都是代袁譚向劉璋求援。
不過不同于上一次求援,這次袁譚不僅是求援劉璋,還有一封請降的文書遞上。
劉璋對于這封意義重大的請降文書卻是看都不看,他只捋著短須,向辛毗垂詢道:“辛卿,袁顯思歸降一事,真假如何?”
上一次面見劉璋,就向劉璋表達出歸降之意的辛毗,現在他雖是還委事于袁譚,但實則已經算是秦王幕府的臣僚了。
因而辛毗直言道出降書的真假:“大王,袁顯思的這封降書,非是出自真心,而是因為袁顯甫大軍逼近,不得已做出的權宜之計。”
“孤意也是如此。”劉璋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抹哂笑。
且知道,歷史上袁譚就不是個老實的家伙,在袁紹病亡后,袁譚同袁尚相爭處于下風,袁譚因此向曹操求援,兩家結盟并約了婚姻,但袁譚根底上不老實,私底下向歸降曹操的呂曠、呂翔送去將軍印綬,擺明了和曹操結盟,不過是為了假借曹操攻破袁尚而已。
而今袁譚向劉璋遞上降書,劉璋打心眼里對袁譚不信任,所故他對這封降書更是嗤之以鼻。
不過知道袁譚不是真心請降,和是否接受袁譚請降是兩碼事。
當下劉璋卻是有意接受袁譚的請降,給與袁譚和袁尚爭斗的勇氣,畢竟袁氏兄弟斗的越狠,戰的越是激烈,對于劉璋來是一件好事。
“卿意,孤當受否?”劉璋再度向辛毗垂詢了一句。
“固當受也。”辛毗瞬息之間給出了肯定的答復,他分析道:“眼下袁顯思被困平原縣,治下唯有孤城一座,正是倒懸之時,倘若大王不受其降,袁顯思當是會喪盡膽志,或是出降袁顯甫,或是自刎而亡。”
“到時候,袁顯甫收略平原,兼之幽州、河間、渤海在握,將為大王的敵手,于大王蕩定河北不利。”
“所以臣下以為,大王當受其降,以壯其心,讓袁顯思依托平原城同袁顯甫抗衡廝殺,而大王則可發兵他處,或攻幽州,或伐河間,征伐袁顯甫的后方,斷絕袁顯甫的退路。”
“到了那個時候,在平原城纏斗的二袁,早晚成為明公的階下囚。”
“善。”劉璋撫掌贊道:“那就勞卿返回平原,向袁顯思言明,就孤受了他的請降,不日就將發兵平原,讓袁顯思在平原堅守一段時日,到時候我大軍一至,里應外合,一舉大破袁顯甫。”
“至于討定袁顯甫后,孤將以袁顯思為車騎將軍、領青州牧。”
“諾。”辛毗受命,而后他踏上了返回平原城的道路。
不數日,快馬加鞭的辛毗,來到了平原城下,眼見著城外袁尚所部已經在挖掘壕溝,擺弄拒馬,瞧著是要將平原城圍個水泄不通,用以逼降城內的袁譚,以及袁譚麾下的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