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它們像魔力一般不滅。
他早早地預料到了這份偏愛于他個體而言會被稀釋,所以選擇變現為三件可以被稱為神具的煉金道具。
他之所以能做到,有可能是因為其祖先,或者其本人那個年代,死神以及死后世界對于巫師個體的偏愛足夠他做到這點,外加上他足夠強大。
亦或者其祖先,或者其本人對于死后世界的統一有很大功績。
在巴吉爾的探查中,在更久之前,根據地域宗教的不同,巫師死后進入的死后世界也不同。
在不知何時,它自己,或者某人的推動下融合為一。
不過,這是巴吉爾世界的情況。
而這個世界,死后世界一開始就只有一個。
組成它的基石是不是靈魂,而是虛無縹緲的‘心’。
靈魂只是名為‘心’的糖果的外包裝而已。
巫師的靈魂只是因為帶來了魔力更有價值而已。
所以,死神對于的巫師偏愛有,但沒有太多。
這也是為什么這個世界的死亡圣器會那么脆。
沒死神的權能,沒有能直窺死神的本質,這個世界的死亡圣器的創造的也只是強大的魔法煉金道具而已。
雖然這個世界的巫師匯聚在大腦的魔力,一樣類似于法強,不是消耗的藍條。
但是它自己卻沒有不滅的特質。
它的不滅來源于巫師的思考,只要思維運作著,亦或者說巫師的自我存在,它本身就不會衰減。
這也是為什么魔力在物質層面會如此明顯地聚合在大腦。
為什么這個世界的幽靈一樣可以恒久存在。
他們的自我還存在,魔力不滅與之合一的靈魂同樣如此。
無法使用魔法,只能使用一些小伎倆不過是因為脫離了大腦,魔力、思維更多被用在了維持自身不滅。
正是因為這個世界巫師的魔力的不滅,成長都依托于思考、自我的蛻變。
在一直有很多的新鮮巫師靈魂入住的情況下,死后世界的不滅,魔力的重要性就要遠低于‘心’。
更多的‘心’,才是死神需要的。
靈魂只是糖紙,負擔。
所以這個世界的死神更有主觀能動性。
在阿茲卡班還只是一座堡壘的時候,里面居住的自稱為艾克斯蒂斯的邪惡巫師引誘無數麻瓜折磨他們致死之后,會跟著那些靈魂對世界、巫師的憎恨分裂名為——攝魂怪的分身來到現實世界。
主動捕捉‘心’前往死后世界。
剩下的‘糖紙’——靈魂雖然在肉身死后依舊會前往死后世界。
但畢竟‘心’比靈魂更早到達。
就相當于借了一筆無息貸款,還款時間還很長。
攝魂怪攝取‘心’的動作即是集申請,核實,領取無息貸款為一體的行為。
“真是太離譜了。”巴吉爾再次感嘆道。
手輕揮,被抓來如同被凍結在琥珀中的攝魂怪回到了阿茲卡班。
他并不擔心攝魂怪,也就是死神分身發現不對。
這些分身只是死神的嘴,并不是眼睛,也沒有死神的意志。
拖載著嘴的,是那些失去‘心’的魂殼。
它們只是不明白自己本質,被內心的空虛追逐,渴望吞食他人心填滿自身,卻無法達成目的的可憐蟲罷了。
“有趣,死神的載體,卻更像虛。”
“不過.死神真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