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知遠和李問,兩個人在江湖中并沒有響當當的名號。
但他們的父輩,則是乞朝和佛國中了不得人物。
吳長風,丐幫六長老之一。
人稱【鬼頭大刀】。
最大絕學【奇門三才刀】,手使鬼頭刀,根本咒法是切割咒,刀客中最常見最貼合鬼頭刀的咒法。
當年曾獨守鷹愁峽,力抗西夏‘一品堂’的高手,使其行刺楊家將的陰謀無法得逞,而受憑楊元帥贈下‘記功金牌’。
玄難,少林寺達摩院首座。
與少林寺方丈玄慈乃一師所授。
成名絕技【袖里乾坤】,衣袖拂起,拳勁卻在袖底發出。
其根本咒法為沼澤咒。
著力在大地上,大地則變為困人的沼澤。
著力在空氣、衣袖中,則是號稱可克天下萬物的【乾坤袋】。
吳知遠和李問就是他們最寵愛,最重視的兒子。
雖也有習武,但卻從小培養他們習文,進入官場。
可見他們受重視的程度。
但這樣卻反而給了宋帝下黑手的機會。
這個兩個在乞朝和佛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將因此起沖突。
并且這只是宋帝謀劃的部分縮影,有無數個吳知遠和李問,被他設計,產生了不死不休的沖突。
時間約摸到了正午。
群雄已然到了少室山上。
“老衲見過圣上。”玄慈施了個佛禮。
儀仗隊的金鼓絲竹聲中,宋帝走下攆駕,“玄慈方丈不必多禮。”
他話雖這樣說著,卻并沒有上前打斷玄慈以及群僧的禮儀。
他十分享受這種被尊重,特別是被佛國之主重視的感覺。
忽然,他臉上的笑容僵硬了。
金鼓絲竹聲中,忽然山腰里傳來群馬奔馳之聲。
蹄馬越來越響,不久四面黃市大旗從山崖邊升起,四匹馬奔上山來,騎者手中各執一旗,臨風招展。四面黃旗上都寫著五個大黑字:“丐幫幫主喬”
四乘馬在山崖邊一立,騎者翻身下馬,
將四面黃旗插在崖上最亮處。四人都是丐幫裝束,背負布袋,手扶旗桿,不發一言。
河朔、江南、川陜、湖廣各路英雄紛紛激動大喊,“丐幫幫主喬峰到了。”
黃旗剛豎起,一百數十匹馬疾馳上山,乘者最先的是百余名六袋弟子,其后是三四十名七袋弟子、十余名八袋弟子。
稍過片刻,是四名背負九袋的長老,一個個都默不作聲的翻身下馬,分列兩旁。
喬峰一身灰色舊布袍,已微有破爛,騎策的更是一匹普通的青驄健馬。
但自從他一出現,他就成為了人群的中心。
即使是當今的天子都無法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