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這兩個稱呼只屬于李家父母。
這是李唐宋心里話,他只認養父母。
所謂的親爸親媽。
他們配叫爸爸媽媽嗎
父母親就要保護自己的孩子。
不然要他們做什么有什么用
大部分動物都會努力護住了自己的崽。
如果不愿意要孩子就做好措施,生下后又不想養。
或者本人倒是想養,卻沒有保護好孩子,也是笨蛋白癡。
如果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他早就過了需要父母親呵護的年紀。
再說他在爸爸媽媽身上得到足夠多的愛,萬萬不想再給自己頭上增加長輩。
這是因為他知道如今父母親對兒女的控制權少了不少,但不等于沒有那種控制欲極強的父母。
雖然大清朝早就亡了,但那種覺得兒女是父母可以掌控的傀儡,兒女不聽話就是不孝的想法,還是一直暗藏在某些人的腦海里。
甚至這種情況不單單在國內有,就是國外也有類似的情況,某國父母看著小時候的女兒如同芭比娃娃一樣可愛,就把女兒往那個方向打扮,等女兒二十多歲時依舊要聽從父母的指揮。
初初看覺得那一家人親密無間,幸福無比,但如果仔細一想的話就感覺有些毛骨悚然,因為那個女兒沒有自己的主見,將來在父母過世后怎么活著
孩子年紀小時沒有建立起來三觀,應該是由父母做監護,在長大的過程中就要讓孩子面對現實世界,教給孩子獨立生活的本事,這才是真正的父母親。
愛孩子,就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給予呵護和幫助,讓孩子們有自己的生活,有著自己的空間,好好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一個處處被父母制約的人。
之所以會有這種感嘆,是因為李唐宋看過某個風靡世界的歌星的遭遇,在她看上去萬丈光芒的背后活得很致郁,成年后被父親控制了好多年,錢財、自由都被限制。
不知道她是怎么熬過十多年,看完她的經歷就感覺有那種長輩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他才不要過那種日子。
還有國內的一些調解節目,會有人覺得兒女不夠孝順而告到電視臺、電臺等地方,說自己當年是怎么怎么辛苦,卻沒有想到自己年齡大了,兒女就特別不孝。
李唐宋看過節目,就發現節目方喜歡幫助所謂弱勢——老人那一方,淡淡提了一下長輩做過什么不好的事情,強調晚輩的不周之處,強調所謂的生恩,怎么看都感覺調解人就是喜歡拿孝順壓人,搞雙標。
之所以說是雙標,那是節目方的立場有問題,為什么做父母做了天大的對不起孩子的事情,也不算事
什么當年的長輩干的事情差一點就讓晚輩死了這不是沒有死嗎!長輩年紀大了,就應該選擇原諒。節目方對晚輩最愛說:什么天下無不是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