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類推,其余各園也別有景致,種植和養殖的都是各行的靈物。
而陳氏祠堂,陳玄墨的牌位后方,也修建了暗門。
此暗門乃是陳氏的安全通道入口,可從山體中直通青玉崖崖底,陳氏的小型寶舟便暫且棲息在此,在家族遭遇無可抵擋的危險時,可借此保留家族火種撤退。
通道之中,還有一條水路撤離點,可從內河至大河,再從入海口進入大海,走的是海底滄龍水府的路子。
家族的種種建設和布局,如今已經初具規模。
陳玄墨看的也是極為滿意。
今年剛好是他去世三十周年,祭祀之后沒多久,便是十年一度的佘山坊市三大家族青年切磋會。
陳玄墨照例開完家族會議之后,也沒急著回去沉睡,而是準備停留幾天,等看完擂臺比武之后再沉睡。
這也算是一種慣例了。
相較于三十年前。
如今的陳氏已然發展壯大,佘山坊市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非但規模上擴大了許多,其內店鋪林立,人流如織,入口處更是專門修葺了巨大的廣場,以供遠道而來的修仙者停泊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交通工具。
“褚兄!你今年趕佘山坊市集這么早啊?”
一個中年漢子駕著輛巨大的的牛車緩緩駛入廣場,一邊熟練地調整著牛車的方向,一邊朝一旁牽著幾頭青驢的男子笑著打招呼。
牛車前拉車的牛體型壯碩、色澤青黑,肌肉虬結,一看就非是凡俗之物。
這種牛叫做【搬山牛】,可載重萬斤,普遍存在于修仙家族的礦場、農場,以及大宗陸路運輸之中。
而另一邊的那幾頭青驢也非凡品,盡管馱著重物,卻依舊腳步輕盈,身姿矯捷,好似踏云而行。
沒錯,這便是河北郡諸多小家族十分喜歡豢養的【踏云驢】,在普通載重下,可日行三百里!
他們載著貨物趕至佘山坊市,僅僅需要走一個月時間。
牽青驢的男子先是與坊市停車管事交接一番,將青驢栓進了專門的獸欄內,派遣一位族人看守,才得空與中年漢子攀談起來:“東方兄,我可不敢晚來啊,今年可是佘山坊市十年大集,定是人山人海,貨物如潮。我們家這幾年產出的一些物資,就想趁著這次賣個好價錢。”
如今的佘山坊市每年一小集,十年一大集。
大集的形成,還得歸功于三大世家這十年一度的擂臺切磋,由于擂臺比武期間總能匯聚來不少人氣,漸漸便形成了傳統。
在坊市有心經營下,小集一年賽一年熱鬧,大集更是會吸引周圍清河郡、河北郡、東海郡等地的家族前來參加,隨著人氣越旺,生意越紅火,便又吸引了更多人來趕集。
“可不是么,我聽說現在佘山坊市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過來趕集買貨賣貨,不乏有一些大商會聚集于此,不趁早些來,家里那些產出豈能賣個好價錢?”
很多修仙家族都有自己產出,普遍是一些靈米靈果,但多數都會有一些獨有的特產,例如靈茶、礦產、靈魚、靈竹靈木等等。
是否能將產出賣個好價格,可是關系到來年族人和孩子們的修煉資糧,因此為了多賣個一兩成,他們寧愿多趕一個月路,當然,也存著帶族內年輕人出來見見世面的想法。
畢竟現在佘山坊市的擂臺切磋,比原來可熱鬧多了。
隨著佘山大集正日越來越近,坊市內也越來越熱鬧。
這一日。
天空中。
一艘十多丈長的中型靈舟從云層中穿梭而下,略微搖搖晃晃的懸浮在了坊市上空十余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