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文的不行,那就用武,當官的人不愿意談,那就換一個人當官,換一個愿意談的人當官。
換的人不愿意,那就一直換下去,換到有人愿意為止。
打定了主意,漢克斯掏出電話,撥了出去。
在他和人通話時,西北方向,千年文明古城大馬士革,敘利亞國防軍司令部,也在針對這段時間,黎巴嫩發生的事,在瘋狂討論。
“誰能告訴我,那些俄制導彈,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說起那些導彈,巴洛斯至今還心有余悸,當時,那些導彈和他們之間的距離,也就一百多公里,如果當時黎巴嫩心一橫。
把這些導彈打到大馬士革,憑借他們手中的裝備,防,那是防不住的。
只能挨炸。
挨了炸,他這個國防軍中央司令,肯定會被撤職,然后丟進大牢。
而更要命的一點,是來自俄羅斯的安全顧問告知,他們國內,沒有這個型號的導彈。
在他對面,是敘利亞安全和情報局局長馬特烏斯,聽著巴洛斯的咆哮,馬特烏斯也是啞巴吃黃連。
有苦說不出。
和沙特方面的特別軍事行動,是國王陛下特批的。
然后留在敘利亞境內的那些卡車,也是沙特人和黎巴嫩官方的人在看守。
這兩幫人的戰斗力,起碼得有黑鐵,出于對戰斗力的信任。
再加上國王陛下親自下令作保,情報部門對這些人就沒有投過去太多的關注。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幫人居然拉導彈,拉了120枚導彈!
都打完了,情報部門才收到消息。
現在回想起來,馬特烏斯那叫一個后怕,就敘利亞和黎巴嫩的關系,那批導彈打到腦門子上的概率,高達50%!
伸手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他試探著問道“要不,我們還是把在黎巴嫩境內的國防軍撤回來?”
“讓黎巴嫩和以色列打死打活?”
問得很小心,但是,巴洛斯并沒有回應,見狀,馬特烏斯也只能嘆氣。
黎巴嫩和敘利亞的恩怨情仇,還需要追溯到上個世紀。
一戰中,奧斯曼帝國對西亞地區的統治力度逐漸下滑,阿拉伯地區抓住機會,紛紛獨立。
1916年6月,阿拉伯半島漢志地區爆發反對奧斯曼帝國統治的阿拉伯大起義,哈希姆家族第38代族長、麥加大謝里夫侯賽因·伊本·阿里于1916年6月10日宣布獨立,建立漢志王國。
他的二兒子領命北上,與英格蘭,還有法蘭西人一起,開始捅奧斯曼帝國的后路。
1918年10月,費薩爾攻占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
徹底終結了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長達300多年的封建軍事統治。
戰后,法蘭西控制住敘利亞和黎巴嫩沿海海岸線,英格蘭控制住巴勒斯坦至埃及地區海岸線。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1919年7月,第一次敘利亞國民大會在大馬士革召開。
大會要求承認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敘利亞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拒絕賽克斯-皮科協定和貝爾福宣言,拒絕擬議中的委任統治。
一戰后的戰利品瓜分會議,巴黎和會揮一揮衣袖,表示風太大,剛剛好像聽到了狗叫。
1920年3月,第2次敘利亞國民大會宣布敘利亞獨立,因為作戰勇猛,費薩爾被推舉為敘利亞第一任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