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巴泰市區。
一棟防守嚴密的小樓里,蘇尼亞坐在椅子上悠閑地看著書,而他的情報官,正在向他匯報工作。
“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執行指揮官您的命令,對阿科瑪手下的人進行分化。”
“但是情況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
“奶茶黨內部的元老們嘴上雖然說著對阿科瑪不滿,但是,當我們讓他們真正動手,把想法付諸于武力時。”
“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拒絕了,還說阿科瑪去利雅德治痔瘡之前告訴過他們,要防備以色列人的離間計。”
“還有,我們在奶茶黨控制區域內,看到了一些不屬于我們習慣的政策。”
“我覺得,我們必須要快刀斬亂麻了!”
情報官拿著情報的手慢慢抬起,放到自己的脖子上,面無表情的輕輕劃過,而他手中的情報也跟著下滑,滑到了蘇尼亞面前。
看著情報里的內容,他很猶豫,猶豫要不要動手。
奶茶黨,是當初他們和敘利亞人一起,落在黎巴嫩的棋子,主要目的,是拉攏了幾十萬愿意反抗的巴勒斯坦人,讓她們反抗以色列。
后來敘利亞人退出對奶茶黨的培育,這份差事就落到了他們手里。
慢慢的,奶茶黨成氣候了,比他們扶持的其他勢力都要成氣候。
這幾年因為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就稍微疏忽了一下,可就是這一疏忽,搞得現在全是麻煩。
這幫從巴勒斯坦來的人,在本地什葉派的同化之下,居然開始對黎巴嫩有了國家認同,居然從心里,在認同自己是一個新的黎巴嫩人,居然把黎巴嫩的利益,放在了前面。
這……
這還了得?
一把刀,如果有了自己的思想,那還能叫刀嗎?
那還能無往不利嗎?
心里不停地問著這些問題,蘇尼亞再次拿起面前的情報。
情報第一頁,是一份名單,名單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效忠于阿科瑪的人,第二部分,是搖擺不定的人,第三部分,是忠誠于伊朗革命衛隊的人。
每個名字后面,都有這個人的簡歷。
忠于阿科瑪的人,主要是1971年來到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還有本地什葉派人士。
而搖擺不定的人,多數都是在1990年之后過來的巴勒斯坦人。
最后,忠于革命衛隊的人,全都是革命衛隊這些年培養的死忠。
第二頁,是阿科瑪在南部地區推行的一些新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商業扶持,水利農田設施建設。
甚至,還有婦女工作法案。
蘇尼亞手指慢慢下滑,按住婦女工作法案這幾個字。
他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本章完)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