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從東北出來的時候,那里還是山清水秀一副大好河山的樣子。
后來,九幾年退休的時候,他回去了一趟。
記憶中的山清水秀不再,熱火朝天的工廠不再,只剩下一片破敗。
只剩下一些孤零零的工廠,大黑煙囪冒著黑煙,將整片天空變成一團烏黑。
平心而論,他不想看到這樣。
人和人是相同的,自己在林城就是圖這里山清水秀空氣好,其他人也會圖一個城市的山清水秀空氣好。
可……
他緩緩抬起頭,平靜地回答道:“這不是發展的必經之路嗎?”
“的確是發展的必經之路,可問題在于,這是要還債的。”
“到那個時候,誰來還債?”
發人深省的詢問,讓周麟無話可說,尷尬地笑了笑,他扯了一句奇怪的話:“法無禁止即可為。”
說完話,他臉上的笑容迅速斂去,也將手中的文件,推到林語面前,顯然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結下去。
對面,林語并沒有接這份資料,而是從包里取出另外一份文件,隨手放到桌上。
周麟好奇地探過頭,卻發現這是一份提案。
【關于可持續性發展,資源統籌協調一致,助力華夏加快工業化進程的提案。】
猶豫片刻,他還是翻開了這份文件。
開篇的第一句話,就讓他無比的蛋疼。
【經過工作人員走訪全國34個省市地區,得出一個結論,全國各個地區在地方經濟建設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先發展,后治理,但實際沒有治理,重復建設,強行建設等顧頭不顧腚的行為。
其中,在鋼鐵,水泥,化工廠,礦場等重污染行業極其普遍。
這樣的建設,不僅不會加快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反而會嚴重破壞工業化進程,甚至,毀掉我國的基礎工業。
因為在項目建設之初,建設方會直接無視環境指標,只考慮經濟性,選擇經濟需求最低的方案,并且,在后續不會對該技術進行升級。
長此以往,會在相關的技術層面,形成劣幣驅逐良幣。
從而讓技術升級,工業化升級變得遙不可及。
工業化升級不是空中樓閣,我們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做大做強。
不能使用撐桿跳。
一步飛躍。
蘇聯沒了,阿美莉卡就是我們的敵人,如果在工業化升級的競爭中失敗。
等待我們的,將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看完序章,周麟額頭已經布滿了汗珠。
他不想繼續往后看,但是,按住書頁的右手,卻是非常誠實地翻開了第一頁。
【第一步,制定單獨的環境法律條例,嚴格執行,不能達標的企業,一律關停。
如果當地人不愿意關停,那就全部簽署相關協定,并且進行全國滾動播放。
如果后續存在污染問題,在文件上簽署名字的人打靶,對訴求不做理會。
然后全國滾動播放相關新聞。】
好惡毒的人,好惡毒的建議!
恐怕三國演義里面的賈詡,也就只能做到這樣吧?
看完這第一條,周麟就沒有繼續往下看,后面的條款沒有意義,只是這第一條,就能挑起一大群人的矛盾,讓人進入互相猜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