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占據這個市場,你覺得我的公司,能值多少錢?”
“找你,是因為你們在這一方面非常保守,我需要一個引路人,幫我把這個軟件引進來,同時獲得許可。”
“而你也可以成為我們公司,在華夏的區域總經理,每年拿一筆豐厚的工資,如何?”
把自己的目的和盤托出,格雷布就滿眼期待地看向面前的人。
在他給帕里森下了任務之后,帕里森就沒日沒夜的在網絡上搜尋相關的項目信息。
而剛上線沒多久的臉書,自然也成了他查找相關信息的工具。
空閑的時間,格雷布也跟著在臉書上查找相關的信息,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卻是讓他從中嗅到了機會。
那是一個很普通的帖子。
一個抱怨阿靈頓第十三大街的麥當勞很難吃,并且店鋪里面的白人店員,還侮辱黑人的帖子。
如果在以往的各種論壇里。
這種帖子最多就是引來幾句抱怨。
因為都是文字描述,無法引起其他人的共鳴。
可這是臉書,帖子里面有那個店員罵人時張牙舞爪的照片,還有麥當勞的詳細地址和照片。
在這個帖子發出的兩個小時里,就有人出現在這家麥當勞門前進行抗議。
而且還有人貼子里進行全程文字和照片播報。
那一天,格雷布看著那個不斷更新的帖子,整個人都愣住了。
那一天,他腦海中靈光乍現,一個飄忽不定的想法,在他腦海中慢慢形成。
為此,他還做了一個實驗。
他讓帕里森注冊了一個新的賬號,往臉書傳了一些假圖片,再配上文字,炮制了一場汽車事故。
核心,就是一個騎自行車的老頭,在街道上來回穿梭,導致了一輛運輸病人的救護車的側翻。
在這些圖片發布之后的兩個小時里,這個帖子的瀏覽量就達到了5000,同時還出現在了網站首頁。
在帖子的留言區,所有人都在指責那個老頭。
可問題在于,老頭,和救護車壓根就不在一起,壓根就是不相關的兩件事。
而那個老頭也沒有正臉。
可罵人的人似乎壓根就不關心,他們似乎只想罵人。
在帖子發出的第三天,事件升級,有一些人就去尋找那個老頭騎的自行車,還有他穿的衣服商家進行辱罵。
雖然罵出去的話和小寶貝撒嬌一樣沒有殺傷力,但格雷布卻也依靠這件事的前后,找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輿論。
掌控輿論。
一個可以掌控和制造輿論的平臺。
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擁有更大的籌碼。
除了阿美莉卡,還需要掌握其他地區的輿論!
在他期待的目光中,林語面無表情地搖搖頭,從格雷布手下將那份文件拿到手中,攤開說道:
“你的想法非常一般。”
“我必須要告訴你,我國的7800萬網絡用戶,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夠坐在電腦面前,瀏覽網頁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