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條短信,林語將車靠邊,掏出手機,給阿瓦德發了一條跨國短信。
【斯坦福,ok!】
…………
穿過舊金山金門大橋,轉道向右,就可以看見一片海灣,還有一片山谷。
這里,就是阿美莉卡的科技中心,硅谷。
硅谷這個名字,最早由加利福利亞企業家拉爾夫·瓦爾斯特提出,然后在1971年的1月11日,開始被用于每周商業報紙電子新聞的一系列文章題目。
而拉爾夫·瓦爾斯特提出硅谷這個名字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里是一條山谷,當地企業多數是從事高精度硅加工制造的半導體企業。
至此,從舊金山半島南端圣塔克拉拉縣的帕羅奧圖,到首府圣何塞市,這一長段大約25英里的谷地,就被世人稱之為硅谷。
而這一大片山谷原本的名字,心悅谷,則慢慢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
而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學,也坐落在這片山谷中。
羅納德脫下外套,十分恭敬地遞出手中介紹信。
在他對面,是斯坦福大學的一位董事長斯賓塞·斯蒂芬森·弗蘭奇。
這是一個看上去60多歲的胖子,滿臉的大胡子,眼睛里帶著精明,臉上掛著隨和的笑容,上半身是一件普通的程序員格子襯衫,下半身是一條沙灘褲。
雖然是早春時節,但空調溫度打得很足,所以也并不算冷。
雙手接過羅納德遞過來的介紹信,弗蘭奇隨手打開,將信件里的內容快速看完,又抬起頭,滿臉好奇的打量著面前的人。
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股程序員的氣息,往那里一站,就知道這個人不好說話。
還是一個德國人。
把手中信件放到旁邊,弗蘭奇輕輕搖著頭說道:
“羅納德先生,你的情況,布拉特教授已經在信里說了。”
“他作為我的摯友,我相信他看人的目光,所以我現在,需要看你。”
“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有什么底氣覺得你能創業成功?”
“這里是硅谷,是世界的科技中心,在這里每天都有無數的人想要創業,他們每天都有無數的點子。”
“但是同樣的,每天也有無數的企業,無數的小團隊解散,因為他們賺不到錢,他們連自己都無法養活。”
“現在,給你10分鐘時間,如果你能說服我,那我可以投資500萬,然后我再找其他人,再投資一點。”
“請!”
把話說完,弗蘭奇抬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羅納德講話,而他自己則拿起鋼筆和筆記本,溫和地坐在旁邊,等待面前這個人接下來的豪言壯語。
面對弗蘭奇的要求,羅納德并沒有按照弗蘭奇要求的那樣說服對方,而是豎起一根手指,平靜地說道:
“你投資1億美元!我給你5%的股份,只需要半年時間,你就能看到效果。”
“我不喜歡用口舌來說服別人,我更喜歡用實際行動來說服別人。”
“如果弗蘭奇先生覺得可以,那我們就可以進入下一步,如果不可以,那我們就沒必要繼續說下去。”
“您說的很對,這里是硅谷,每天都有公司成立,同樣每天都有公司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