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瘋狂的計劃剛一出現在他腦海,就再也揮之不去,如同烙印一般,狠狠地烙在他腦海中。
咬著牙,在腦海中強行把這個念頭轉移開,馬卡洛夫才有精力把注意力轉移到石油管道談判上。
去年,俄羅斯一共向歐洲出口了2.26億噸石油,約合475億美元。
這是歐洲十幾個發達國家一起用力的成果。
而經過各個部門核算,俄羅斯去年gdp大約為4300億美元,還存在一些細小的點沒有計算,但大體數據不會有錯誤。
到2005年,華夏的石油需求量就會達到恐怖的3.2億噸,除開他們自產石油,還會有大約1.2億左右的缺口。
如果把這1.2億的缺口全部拿下,那俄羅斯僅僅是石油出售,整體gdp就能額外再拿到大約300億美元。
而且是每年穩定增長的收入。
可問題在于……
一個國家的石油消耗,鋼材生產這些東西,是和國家實力掛鉤的。
消耗了這么多石油……
嗯……
這些東西總得有個去處,不可能憑空消失。
想賣,但是又不是很敢賣。
相對于把這個鄰居變強,俄羅斯整體的意見更偏向于把這些東西賣給韓國和日本。
那兩個國家比較小,不管是從哪一方面考慮,這兩個國家都要容易控制一些。
而且這兩個國家和阿美莉卡關系匪淺,搞好他們的關系,就能進一步搞好和阿美莉卡的關系。
最后,拉近和歐洲的關系。
在這個前提下,俄羅斯進入歐盟指日可待。
可……這是1億噸石油的市場啊!
那可是足足1億噸,那是幾百億美元的收入,哪怕只有一半,也是至少一百五十億美元以上的收入,如果拿到手,他們這幫人就能過得更加滋潤。
就這么放棄掉,真的好不甘心啊!
這一瞬間,馬卡洛夫有些抓狂。
td好難選啊!
不過……如果他們的石油缺口那么大,自己完全可以拿捏他們,要高價。
猛吸幾口涼氣,強行把自己平靜下來,這位俄羅斯商務部門的部長心平氣和地回過頭,向崔林問道:
“崔林先生,如果我們達成合作,開始建設這兩條輸油管道,你們能給出什么樣的價格呢?”
“就目前而言,我們和歐洲的石油價格為300美元一噸,如果你們想要,這個價格起碼得給到400美元一噸。”
“天燃氣,你們國內是按照立方米供應,我們要的價格,是0.8美元/立方米。”
“而且,相關的管道建設費用,除了正常的建設之外,我們還需要額外收取20%的管理費。”
“如果你們覺得可以,我們現在就能簽署合作協議,我們可以保證,每年提供的石油不會低于2000萬噸。”
2000萬噸,400美元一噸,總價是80億美元,折合57元一桶。
天燃氣,在受到溫度影響時,體積會發生變化。
所以在國際市場上,雙方交割天然氣的時候,都是采用百萬英熱單位進行計量,單位為btu。
也就是多少美元/btu。
用立方米……
1btu的天然氣相當于約25.86立方米的天然氣。
0.8美元/立方米,那就是足足20.688美元/btu,國內一立方米天然氣價格也就才一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