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個月的訓練,鎮海堡的士兵,無論是精神面貌,還是身體素質方面,跟一個月以前不可同日而語。
李勝不得不承認,自家老爹的帶兵能力還是很強的。
這一點倒是令李勝很疑惑。
在李勝的記憶里,李大勇在李勝很小的時候離開過鎮海堡,大概四五年前,才回到鎮海堡,當了總旗。
私下里他也偷偷問過老爹,不過他什么都不說。
倒是張老頭透露,自家老爹大概率是在邊軍當兵。
至于是在哪個邊鎮,他就不知道了
看來自家老爹也還有點小秘密啊,不過自家老爹不愿意說,李勝也不打算打破砂鍋問到底,這些事,以后總會知道。
眼下重中之重,還是訓練。
半個月前,袁家運來了數車軍備物資,并且搭了100支魯密銃,以贈送的名義送給了李勝。
兵器裝備雖然有了,兵力還是太少,而且經過這一個來月的訓練,大多數士兵雖然還不是很熟練,但是常規的訓練要領,都已經沒什么問題。
而且李勝并還沒有組建騎兵,主要還是兵力太少,不夠安排,二個就是李勝決定還是以步兵為主,在山東,馬匹并不好買,而且騎術精湛的騎兵,沒有幾年時間那是不可能練出來的,這可不像步兵。
蒙古韃子,建虜,那可都是出生在馬背上的民族,跟他們比騎兵,沒有絕對數量上的優勢,野戰當中相遇的話,想要取勝,還是很難的。
現在已經是崇禎十五年九月了
再一次招兵,也迫在眉睫。
這可不是李勝好高騖遠,時間不等人,不久后,韃子將再次叩關,這一次,將會直接敲響大明的喪鐘!
至于兵源,還是沒問題的,齊魯大地上的流民,難民可不少,大多數人給碗飯吃,就可以為你賣命。
于是召來王楚,張二河,張二河也就是一個張二狗,李勝替他取了個名字,讓他高興了好幾天。
兩人半個月前就已經好利索了,都被李勝任命為總旗,雖然暫時沒有朝廷承認的官身,更沒有一個手下。
妥妥的光桿司令。
“王楚二河,明天開始你二人在堡外立旗招兵。”
“啥?勝哥,召兵?咱堡里的規制應該已經滿了吧。”
“王楚,都跟你說八百遍了,要叫百戶大人,老是勝哥勝哥的,你現在也是有官身的人了,你咋就改不過來。”
張二河輕輕拍了拍王楚腦袋,打笑著他。
“這不叫了十幾年了,一時間改不過來,再說了,勝哥叫起來,也親切一些。”
王楚訕笑道。
“好了好了,他也叫慣了,一時半會改不過來也正常,先談正事。”
王楚二人立馬站的筆直,一臉嚴肅,聽著李勝吩咐。
“招兵呢,明面上不能說是招兵,咱們百戶所只有一百一十二人的規制,超一點還行,太多了朝廷哪里過不去的,不過嘛,可以用救濟災民,招募勞力的理由行事。”
喝了一口茶,李勝繼續又說。
“記住,只收青壯,并且統一進行體能測試,評優者且有家室的可分入戰兵,若是單身則入輔兵考察三個月,沒問題再收入戰兵。
評良者,入輔兵,評分良以下者暫時入堡務農,務農者每兩人每日定半升米。”
李勝設定了招兵體能測試規則,其中,能跑五公里者為優等,能跑三公里者,為良等,剩下的,就是差等。
當然另外設有騎術測試,流民,難民中肯定不乏逃軍,逃戶,甚至還有邊軍。
而且,李勝第一天會讓他們吃飽,第二天測試。
畢竟你叫一群餓瘋了的人跑五公里,怕是好多人都回不來了。
“大人,定員多少?”
張二河本來想問“哥,糧食有那么多嗎?”
“暫定五千人左右吧。”
李勝想了想,空間里的糧食一兩萬人隨便可以吃一年了,加上這一年內,還能購買生產新的糧食。
并且還有空間里帶出來的紅薯,李勝傷剛好的時候就已經栽到了自己家租種的一畝地里,算算日子,也該收了。
這玩意,一畝少說也有三四千斤吧。
到時候全拿去做種,再也用不著擔心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