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墻下,長衫文人正跟他妻交談著什么。
“夫人,我也去報名,你照看好倩兒,樹兒。”
“相公,你自幼便苦讀詩書,只為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若是入了這軍戶,不是可惜嗎?”
他的夫人勸阻道。
“唉,我又何嘗不想進士及第,光宗耀祖,奈何闖賊勢大,毀我家園,你我夫妻更是逃難至此,別說科舉,還能不能活下去都兩說,今日之機會,若有錯失,必不將再有。
就算不為了自己,也要為兩個孩子想想啊。”
說罷,轉身走進了報名隊伍之中。
很快,就輪到了他。
“姓名,年歲,籍貫”
書吏提筆問著。
“孫普,年三十,河南歸德府虞城丁家集。”
報完名,書吏寫了一塊腰牌,交給了他,囑咐明日辰時堡門處集合,入堡測試。
結果優,良者,方能入伍。
差者,也能入農。
就算是最差的結果,也不至于沒飯吃。
而且測試也還公正,今日都會試粥,好生休息一天,明日測試,真實一些。
直到下午申時報名截止,共有報名者一千一百五十一人。
只是一天,就有一千余人,李勝相信明日鎮海堡施粥的消息傳播出去以后,來的流民,難民,只怕會更多。
而此時的鎮海堡百戶官邸內,一長衫打扮的瘦弱男人,一臉不安的站在大堂內。
不一會,從后院走進來兩人,為首者身穿六品武官常服,腰掛佩刀,向他走了過來。
見武官朝自己走來,他倒頭拜道。
“學生孫普,見過百戶大人。”
這人,正是李勝關注的那長衫瘦弱男子。
六品武官,自然是李勝。后面的,則是親兵隊長董大力。
李勝上前輕輕扶起孫普,問道。
“我看你這打扮,應該是讀書人吧。”
孫普站了起來,又是一輯禮道。
“學生不才,現為府學生員。”
“你這秀才老爺可真窮酸,哈哈。”
董大力呵呵一笑,感情這破落書生,還是個秀才啊。
李勝落座主位,示意孫普也坐下說話。
“你是歸德府人?為何逃至青州府?”
李勝疑問道。
“唉,不滿百戶大人,學生家在歸德府虞城,也略有資產,奈何闖賊數次攻入河南,毀我家舍,奪我祖產,無奈之下,才攜家小欲往天津衛尋親投靠。”
聽孫普此言,倒是不假,起義軍向來憎恨地主老財,奪其家產,那是常事。
還能留命,也是走運。
“既是尋親投靠,為何留在此地報名入伍呢?”
明朝文人向來看不上舞刀弄槍。
“家有妻小,天津衛路途遙遠,而學生觀百戶大人仁義,施粥都是滿米,所以,學生欲投效百戶大人麾下,謹聽百戶大人軍令。”
“明天的測試你不用去了,就你這體格,評良都困難,帶上你的妻小,入我官邸居住吧,你給我當個文書,你夫人幫忙操持家務吧,月銀五兩,米就算了,反正也是在我這里吃。”
李勝的百戶住所,只有李勝和董大力一些親兵,而且親兵們大多住在門房兩邊,李勝也未成婚,內院實在是冷清。
李勝手下全是些粗壯漢子,有個文人,有些公文,也好處理。
于是,叫董大力跟孫普一起,幫他把妻小接進百戶住所里來。
“孫普,叩謝大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