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勇并沒有住進百戶住所內,每天操練完,還是回到自己老房子。
李勝叫了他幾次,他都不愿意住進去,在他心里官本位觀念很重,雖是父子,同樣也是上下級關系。
既然老爹不情愿,李勝也就沒再勉強他。
沒辦法,李勝只能自己去找他了。
李大勇一見到李勝,就忍不住的埋怨起來。
“咱們百戶所充其量也就百余兵士,一大半還是新兵,你小子卻敢拉來萬余人,你就不怕他們沖殺進來,殺人搶糧嗎?”
“為什么會怕,頓頓白米飯吃著,隔三差五還能見點葷腥,這條件,哪里找去。
而且咱們畢竟是百戶所,名義上是官軍,不是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們是不可能殺官造反的。”
對于這一點。李勝還是有信心的,他相信,只要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絕對沒有人愿意走到造反的地步。
聽李勝一說,李大勇心里一尋思,還真是這個道理。
造反,在大多數人心里,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過這每日的糧餉消耗,也是巨大,而整個鎮海堡也在擴建新城,糧餉消耗更是巨大。
看出老爹擔心,李勝呵呵一笑,輕輕說道。
“爹,前幾日袁家拉進堡里的馬車可看見了,那可是整整五十萬兩銀子,錢糧你不用擔心,好好訓練好將士就是了。”
“二…二娃,你…說啥!五…十…萬兩!我的天!”
李大勇粗壯的身子差點沒站穩。
隔往日,李大勇心里五十兩銀子都是天文數字。
這才多久,自家二娃動不動就是五十萬兩銀子!
李大勇推開來扶他的李勝,強忍著驚訝,出去繼續訓練去了。
他實在不知道咋個開口了。
那可是五十萬兩啊!
李勝嘿嘿一笑,老爹的反應,果然不出他所料。
而此時的鎮海堡外,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新城,新城計劃長寬各兩千米,沿墻挖有護城河,墻高五米,每隔五十米修一箭臺,東西南北各開一處大門。
新城在前,將舊堡團團圍在中間。
而修筑城墻,需要先筑一道高約1.2米的矮墻,然后再依靠矮墻內外側斜著用積土夯實,待夯土跟矮墻一樣高之后,就在建好的墻上再起一道矮墻,重復如此,達到想要修建的高度即可,再用條石砌到內外兩側。
建墻甚為麻煩,而且耗時不少,要是自己懂制造水泥就好了,奈何自己是一竅不通,只能用明朝的辦法了。
不過李勝倒是從周圍州縣招來了不少石匠,泥匠,幫忙筑城。
銀錢,伙食,都是開的最高。
吃的好,還有錢拿,他們干起活來,才有勁。
最多兩月,一座新城便會拔地而起。
務農者兩千余人,也都叫去修建屋舍去了,即將入冬了,住所也必須盡快修起來。
小冰河世紀時期的天氣,動不動就可以冷死人。
“大人,大人。”
堡墻下面,董大力騎在馬上喘著粗氣,大聲喊道。
“我在上面。”
李勝看了看董大力,心里感覺肯定有事發生,董大力比較穩重,很少這樣失態。
“大人,東邊出現了響馬探子。”
董大力一路小跑,饒是已經入秋,額頭上還是有明顯的汗珠。
手指向東邊。
李勝順著望去,二里地外有幾個哨騎,在附近徘徊,一直沒有靠近。
從懷里掏出高清望遠鏡,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哨騎只有五個,三個騎著瘦馬,兩人騎著騾馬,身上的衣服也是五花八門,時不時的朝著鎮海堡看幾眼,看樣子更像是流匪。
“可知道這伙人是闖賊?還是流匪?”
“不知道,有個兄弟打外邊回來,遠遠的看見他們,趕緊回來報告了。”
董大力看著李勝手中的望遠鏡,真想拿過來看一看,聽大人說這小玩意,幾千米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派些人去打探一下,看看什么來路。”
終于還是來了,李勝心里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