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門入城以來,李勝一句話都沒有說過,只是不停的掃視著。
生氣,憤怒,寫在李勝臉上。
崇禎十二年,建虜韃子攻陷濟南后,大肆屠殺濟南官兵百姓,多達十多萬人。
引用崇禎的話說。
家余焦壁,室有深坑,湖井充塞,衢巷枕藉。
蓋千百年來未有之慘也。
一點也不為過。
至今四年,濟南仍沒有一絲人氣。
“走吧,去巡撫衙門。”
李勝手持韁繩,搖了搖頭,無奈道。
而山東巡撫邱祖德,此刻端坐在高堂上,翻看公文,也被山東諸事煩的焦頭爛額,訓斥著手下。
“你們告訴我!修補濟南城墻還需多久?”
下面一片沉默,無一人敢說話。
“崇禎十二年年至今,已有三年,濟南城墻,卻剛剛修補過一半,若是韃子再次來犯,你讓大家拿什么去抵抗!”
“廢物,一群廢物!”
邱祖德指著一群緋紅,青袍官員,亂罵一通。
“稟報撫臺大人,青州右衛指揮使李勝大人求見。”
“他來了?也好,叫他到前堂等候,我倒要看看大名鼎鼎的李勝,到底長什么樣。”
邱祖德停止了訓話,重哼一聲,朝著前堂走去。
一眾官員這才如釋重負般的松了口氣,心里對著李勝一陣感謝。
邱祖德來到前堂,遠遠的就瞧見了李勝,十七八歲的模樣,倒是令他驚訝。
他原以為這年齡,多半也是虛報,這一見到真人,也不再懷疑。
“李大人果然年紀輕輕,一表人才啊。”
邱祖德大步踏進,起身拱手一禮。
“卑職見過巡撫大人。”
態度挺好。
令邱祖德非常滿意,點了點頭。
“風塵仆仆的,連夜趕路了?所為何事?”
李勝添油加醋將自己的來意說了一通,并且表示自己起于微末,僅立寸功,心中惶恐,準備再立一些功勞,來對得起自己這頂官帽。
簡直是好人啊,邱祖德樂的合不攏嘴,整個山東一片狼藉,各地鬧事,起義不絕,令邱祖德十分的頭疼。
剛上任不久的他,就因為糧食,已經幾受崇禎皇帝的訓斥。
就因為兗州一帶運河的堵塞,崇禎最為頭疼,京城的米價,已經快抑制不住了。
“賢侄,你為朝廷剿賊立功的心情是好的,但是眼下朝廷困難,可拿不出開拔銀子,這…”
邱祖德面露難色,不過這也是事實,朝廷真有那么多銀子,還哪里有這么多人造反鬧事。
“撫臺大人放心,開拔銀子不用你擔心,只需要巡撫大人準許,命令各州府不得阻攔就行。”
聽說不需要出銀子,邱祖德頭點的飛快,執起毛筆,一陣飛舞,最后再蓋上大印,一氣呵成。
“放心好了,誰敢阻攔,我砍了他的頭!”
邱祖德狠狠地說道。
拿了公文,遣了快馬,馬不停蹄的送回鎮海堡去,有了公文,出兵名正言順。
而李勝,則決定在濟南待上幾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