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知府朱一隆,見過總兵大人。”
自明一朝,向來文重武輕,文官看不起武官,別看一省總兵,在軍隊里威風,可到了地方上。
就算是一個小小的知縣,他也叫不動,可眼前這位萊州知府朱一隆,堂堂的從三品文官,卻對自己如此恭敬。
事后李勝才知道,原來是鎮海堡大軍出征剿匪,將萊州府一帶的土匪流寇清剿一空,解決了朱一隆心頭一大患。
這才對李勝,以禮相待。
將李勝迎到府衙后,朱一隆這才問起李勝的來意。
“本官接到朝廷塘報,建虜再次入關,所以本官調了一個千戶。來協助萊州守城,以衛百姓。”
“啊!韃子居然又來劫掠!”
朱一隆面色驚慌,韃子上一次叩關,山東可是遭罪不少,如今還未緩過氣來,居然又來了。
不過隨即,朱一隆又安心下來,眼前這位新任登萊總兵大人的官兵,跟以往的朝廷官兵,有著很大的不同。
軍紀嚴明,裝備精良,作戰勇猛,這些,朱一隆那可都是親眼所見。
上一次剿匪,硬是打得那些流匪無路可逃,跪地投降的不在少數。
就連那些武官們的親兵,都沒有這么精銳。
最后,朱一隆更是主動提出承擔期間這一營的軍餉糧食,李勝又不是傻子,立馬同意了,不過,就是不知道當朱一隆知道他們的軍餉后,會不會暈倒了。
萊州府還有一千多總兵旗下的官軍,李勝也去巡查了一遍,編制兩千多人,營內卻只有一千余人,且大多還是些老弱病殘。
就這些人,守城都夠嗆,不過李勝不急著處理這些,很多事情,都得等到建虜走了以后,再行處理。
李勝本來還想去登州一趟,可鎮海堡傳來的緊急軍情,讓他不得不馬上返回。
滿清建虜,來了!
急急忙忙的趕回鎮海堡,一應軍官,皆已聚在官衙之中,焦急的交談著,一見李勝到來,紛紛閉上了嘴。
孫普拿著軍情司的情報,遞給了李勝,李勝揮了揮手,讓他直接念出來。
“崇禎十五年十月二十七日,建虜以賊老酋七子阿巴泰為帥,鑲白旗固山額真圖爾格為副將沿大凌河西進,兵分兩路,一路毀古北口長城時,與朝廷守軍發生激戰,密云總兵唐通,山海關總兵白廣恩不敵,逃至京師。
另一路,則在黃崖口,與駐守此地的宣府總兵王通發生激戰,宣府五萬兵馬,僅剩三千,逃回宣府。
兩路清軍于十月二十八日,匯合于薊州,當日就揮師南下,越過京師,直奔山東。
情報司滿清處天字甲號。”
孫普有些不懂落款是什么意思,說完后,將情報放在了李勝面前。
“兄弟們,韃子是什么樣子的,你們怕是只聽過,沒見過吧?”
李勝的語氣,沒有看上去那么緊張。
“韃子不就是留著老鼠尾,小眼睛,小短腿的野人而已,咱可不怕。”
董大力一道傷疤掛在臉上,說話是越來越彪悍。
“對,我可聽老一輩說過,當年這戚家軍,殺韃子如砍瓜切菜一樣簡單。”
“對,韃子還不是爹媽生的,我還不信一槍下去,他還死不了?”
大家伙七嘴八舌的說著大話,雖然有些自大,不過李勝還是很欣慰。
經過只此剿匪,大家伙的自信心,明顯高出很多。
不過,韃子可不比普通的流寇,土匪,說他們是十七世紀世界最強的騎兵,一點都不為過。
手勢往下一壓,李勝嚴肅的說道。
“大家伙的士氣高漲,但卻不能自大,建虜,可沒有你們想像的那么簡單,相反,他們的強大,足以引起大家得重視!
咱們軍中,就有一位曾經跟韃子數次交戰的大英雄,李大勇。”
說著,李勝指向了老爹,整個大廳里所有人的目光,也紛紛望了過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