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消你說,小的也要帶領去看看。”
說著孫恩將李勝帶到了匠作所后面的空地,一把后鏜燧發槍,正端端正正的放在小方桌上。
李勝興奮的將后鏜燧發槍拿在手中,仔細的觀察起來。
單從外觀來說,后鏜槍跟前裝幾乎沒什么變化。
唯一的區別,后鏜槍扳機上方多了個小蓋子,李勝將他打開,仍然有些疑惑。
一旁的孫恩,連忙講解道。
“大人,火藥就是放在這個位置,然后扣動扳機,擊發燧石,點燃火藥擊發,并且根據大人你的建議,我們在槍管內鑄有膛線,這樣的話,新式燧發槍的命中率比起舊槍,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孫恩說話的語氣有些自豪,新式燧發槍在技術上并沒有太大的創新,但是對于實戰來說,變化卻是巨大的。
首先是裝彈的步驟少了一些,不用再將火藥推到后鏜,也不用倒火藥引發。
節省了不少時間,帶來的好處就是發射次數的增加。
一名數量的兵士,一分鐘甚至可以擊發三至四次。
再者就是增加了膛線以后,命中率增加,不需要再依靠密集射法來對戰。
增加了單兵作戰的能力。
“若是將火藥放在這個小倉里,若是下雨,燧發槍恐怕不能擊發吧?”
李勝搖了搖火藥倉上的小蓋子,這玩意蓋上后,接口仍然會有縫隙,說明閉合性根本不行,雨天,就會打濕火藥。
這樣的話,后鏜燧發槍就有了軟肋。
對手只需要抓住一次機會,就能給予己方致命的打擊。
孫恩仿佛胸有成竹,從懷里掏出一個小黑管,遞給了李勝,小黑管形狀,跟紙殼彈非常像。
“大人,這個鐵套子,可以解決縫隙漏水的問題,將火藥,彈丸放進鐵套子里,再放進火藥倉,就可以擊發。”
“我去,你這不就是定裝彈的前身了嗎!對了,就是上次我給你那把,那把槍的子彈,就叫做定裝彈,只需要裝進膛里,頂針撞擊子彈就可以擊發。”
李勝出征之前,拿了一把95式步槍給孫恩研究,沒想到,效果還挺不錯。
“大人,銅皮子彈太難做了,依靠工匠們手工打磨,一粒子彈需要好幾個時辰,而且還不一定合適,實在是費時費力,不太劃算。
不過,咱們工匠照著鐵套子的樣子,做出了這種硬紙殼彈,實驗后,效果不錯。”
說著孫恩又拿出一粒硬殼紙包彈,李勝接過一看,跟鐵套子的樣子,基本上一樣,相比鐵套子,也要方便的多,畢竟開槍以后,鐵套子的溫度極高,直接用手去拿肯定不太現實。
兩者正好取長補短。
想著,李勝將紙殼彈裝了進去。蓋上合頁,瞄準了五六十米外的靶子。
砰…
硝煙還是挺大,嗆的李勝直咳嗽,揮手將煙驅散,李勝有些尷尬的發現,自己居然脫靶了!
這能忍?
孫恩不動聲色的又拿出幾粒紙殼子彈遞了過去,李勝接下來打了五槍,命中兩槍,總的來說,命中率還不錯。
“匠人們簡直是太棒了!賞,必須賞!
孫老,按照貢獻的大小,你擬個名單,本官這次要重賞。”
李勝心情大好,韃子入關帶來的沉重心情一掃而空。
新式后鏜燧發槍若是裝備上全軍,將是韃子末日!
不過,李勝卻發現,孫恩老臉微紅,好像有什么話說。
“孫老,有什么要求盡管提!今兒個本大人心情好!”
孫恩拉了拉衣衫,語氣有些緩慢。
“那個,大人,您那個槍,能不能幫忙復原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