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堡之戰的第二天,整個鎮海堡里,任然沉浸在一片哀傷之中。
一千多名鎮海堡兵士的陣亡,也代表著一千余戶家庭的悲傷。
因為此,李勝并沒有大肆宣傳大勝的戰果。
對于撫恤,李勝毫不吝嗇,一經證實后,撫恤立馬就能送到家里。
在鎮海堡南城外,李勝命令將所有清軍的頭顱割下,經過處理后,筑成京觀,震懾清軍!
這固然血腥,殘忍,令人作嘔,但是李勝一想起戰死的兵士們,將所有的仁慈甩到一邊。
在這明末亂世,對敵人越仁慈,只會讓自己死的更快。
兵力的不足,讓李勝還是有些捉襟見肘,等清軍走后,自己一定要去一趟南方購糧,能買多少,買多少。
然后再大規模招兵,李勝相信清軍走后,鎮海堡中大部分將士,都會有質的提升,擴軍以后,老兵帶新兵,效果也不會差,
還有就是燃燒彈,手榴彈的制作,都得提上日程,清軍對于火器的重視,超過了李勝長久以來的認知。
在他所了解的知識里,清軍應該是純騎兵部隊,善騎射,但是經過這一戰以后,李勝對滿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滿清軍中的火器,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超明軍太多。
這次對戰的還只是滿清的漢軍旗,若是真韃子,恐怕更難對付。
阿巴泰,圖爾格,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的老將。
其麾下,更是有不少后世聞名的名將。
清軍漢鑲紅旗固山額真金礪,此時正跪在地上,額頭上,布滿了汗珠。
在他面前,正是此次清軍叩關的大將軍,老奴的第七子,多羅饒余貝勒阿巴泰。
阿巴泰為大清征戰多年,卻因生母出身低微,在諸兄弟里,地位也是低微,現如今各個不是郡王,就是親王,只有自己,還是個貝勒。
黃太吉還好心的給他加上了多羅饒余,說白了,還不是個貝勒。
這次領兵南下大明,若是立下大功,黃太吉一滿意,說不定晉豐郡王的事,也就穩了。
可眼下,金礪這個廢物,居然在一個小小的軍堡吃了大敗仗!
損失兵力接近兩萬!
雖說都是些漢軍旗,可這也都是我大清的奴才啊。
這次南下大明,總共也不過十余萬人,一下子若是兩萬,讓阿巴泰非常惱火。
可這金礪,又是皇帝黃太吉的親信,自己也不能貿然處置。
只能大罵了一通,讓他滾了出去。
“阿瑪,是不是要調兵,去滅了那個小小的軍堡?”
阿巴泰第三子博羅,站了出來。
阿巴泰思慮了一番,搖頭說道。
“此次南下,帝意為擾亂明朝,牽制其兵力,讓崇禎沒有余力去圍剿內亂,順便再劫掠些人畜錢糧回去。
調動大軍,去攻一個小小的軍堡得不償失。
博羅,命圖爾格,率所部拿下德州后,兵發青,萊,登三府。
命伊爾根覺羅·阿山,率部與我匯合,一路南下兗州。
命舒穆祿·譚太,率部京薊一帶,在此期間,切勿與各地農民軍發生沖突!告訴他們,這是皇上的旨意。”
“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