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城又稱定遼右衛,不遠處就是朝鮮。
李勝等人還在遼南,想趕到鳳凰城,沒那么簡單。
路程遠就不說了,連日大雪,不止清軍的運糧隊走不了,就李勝他們,也是舉步維艱。
步兵尚且好點,這騎兵,簡直是走不動。
“不行,這樣走下去,十天半個月也到不了鳳凰城!”
李勝叫停了隊伍,大軍走了半天,也才走出不過十幾里路。
照這個速度走下去,也要差不多一個月了。
到時候估計人家運糧隊早走了。
“王得仁,叫上十來個好手,跟我去一趟鳳凰城。”
李勝決定輕裝簡行,十來個人,做些滑雪工具,最多兩天就能到鳳凰城。
而且這鳳凰城已經算是韃子腹地,防范肯定松懈。
到時候只需要自己悄悄的摸進去,用不了半小時,所有糧食都會不翼而飛。
多鐸也絕對不會想到他這幾個人身上。
“大人身居高位,身系數萬軍民的未來,怎可以身犯險。”
王得仁搖了搖頭,表示不能遵命。
孫華岳也趕了過來,聽了李勝的計劃后,搖著頭。
“大人,我去吧!以身犯險這種事,的確不太適合您!”
孫華岳誠懇的說道。
“對啊!鳳凰城可不比遼南四處都挨著海,隨時可以登船。”
王得仁繼續說道。
“本官這樣做自有本官的道理,你們聽令就是。
孫華岳,四個營就交給你指揮了,拿下復州后,不了念戰,立即從普蘭店海登船,返回山東,水師那邊,我已經交代過了。”
李勝知道多說無益,還不如直接下令,孫華岳,王得仁也只能無奈的同意。
“可是大人,我們回了山東,您怎么辦?”
孫華岳有些疑惑。
“上船后,你將這封信交給李參將,他自會安排。”
李勝胸有成竹的說道。
整個計劃,已經全部出現在他腦海里,古代的通信最為困難,更別說如今的大雪天氣了。
多鐸那里,不管是大明的消息,還是遼南的消息,都不可能知道。
而李勝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去詐降一次。
畢竟他身上,還兼著登萊總兵的差事,利用這個身份,就說自己是登萊總兵的信使,恐怕多鐸不會多疑。
將自己的計劃跟隨行的幾人交代好后,李勝又帶著他們制作了簡易版的雪橇。
不過李勝忘記了一個問題,他們都不會劃,包括自己。
這就尷尬了……
沒辦法,李勝他們也只能步行了。
好在他們人少,步行起來速度要快得多。
五天后,鳳凰城外,李勝摸了摸懷中的信件,長舒了一口氣。
他們已經換上了一套便裝,李勝搖身一變,成了登萊總兵麾下的游擊董大力,這幾人,都是他的護衛。
這次來大清,是替他們的總兵大人李勝遞交投誠書的。
“記住了,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要自亂陣腳。”
李勝最后交代了幾句,而后朝著鳳凰城西門走去。
鳳凰城比起金州衛來,防范要嚴格的多,守城的兵士基本上全是滿八旗的青壯。
不過進出城的人,也并沒有進行盤查。
畢竟這里又不是什么前線,用不著那么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