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您有所不知,咱鎮海堡內百姓人數飆升,各種事務應接不暇,卑職招了些小吏,仍然有些不夠用。”
孫普如實說道,鎮海堡百姓比之以往翻了十倍不止,就連城內的軍營,都被逼出了城,軍營改成了居民區。
人多了,衣食住行,都得安排。
今日修房,明日修路,事情雖小,但也要有人去做不是。
“咱鎮海堡,可有學堂?”
李勝小的時候,鎮海堡里還有私塾,不過后來日子困難,私塾也開不下去了。
“回大人,沒有。”
孫普說道。
李勝點了點頭,想了想,說道。
“這城里,肯定會有一些讀書人逃到此地,這樣你出一個告示。
凡是識字,會寫著皆可報名,錄為官吏,從九品,生員秀才,舉人報名,優先錄用。”
“另外,本官決定開設官辦學院,免費入學,分為小學院和中學院。
小學院招生條件為七至十二歲,中學院為十三至十八歲,至于先生由你一并招募。”
說完,李勝又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將自己的意見建議寫了滿滿一大張,交給了孫普。
古時候的文盲太多了,就說李勝軍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識字。
在古代,讀書識字,所花費的銀錢,那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了的。
教育這種東西,短時間內看不到什么成效,可若是等個十年,二十年后,對整個社會的改變,是非常大的。
孫普這里交代好以后,李勝又朝著匠作所走去。
孫恩自從退下來后,駐守匠作所的兵士也被李勝下了命令,不準再放孫恩進去匠作所一步,好好安享最后的時光。
閑下來后,孫恩面色好了許多,但是每日也要到匠作所門前坐坐,雖然進不去,坐在門前聽聽聲音,心情也要舒暢許多。
今日吃過早飯,拿著自己的木凳,又來到了匠作所門口,坐在那里,安靜的聽著。
“這些小子,又在偷懶了。”
“哎呀,都說了要節約煤炭節約煤炭,聽這聲音,怕是又沒用完就澆滅了。”
“這些小子,等孫志勇回家,看我不收拾他。”
孫恩閉著眼,耳朵里聽著,嘴上不停的發著牢騷,突然一個聲音,打斷了他。
“孫老,您這是要收拾誰?”
“喲,是大人啊,您回來了?”
孫恩睜開眼睛,見是李勝,臉上欣喜,剛想行禮,被李勝拉住了身子。
“您這是閑不下來啊,進不去,也要聽聽響?”
李勝微笑著說道。
“大人啊,屬下干了一輩子工,這突然歇下來,還真不適應,每天不來聽聽這響,心里癢…”
孫恩饒了饒頭,一段時間不見,孫恩的頭發全部白完,面色則要紅潤一些。
“那行,今天您老陪我進去逛逛?”
李勝剛說完,孫恩連忙將自己的木凳交給匠作所大門口值守的兵士,微笑著直接走了進去,生怕李勝后悔了。
惹得李勝哈哈大笑,連忙跟上。
一進去,就看見孫恩猛的吸了一口空氣,滿臉的舒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