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
崇禎有些懵,李勝跑來勤王,他著實是沒有想到的。
而且根據馮元飚折子中所說,李勝麾下不僅有強大的艦隊,所來的接近六千兵馬,個個是精銳。
看來李勝在青州,日子過得不錯啊。
崇禎心里又想到,不對啊,這韃子去的不就是山東嗎?
難道韃子北撤,還跟李勝有關?
這些日子崇禎心里非常煩躁,李自成在陜西正與孫傳庭決戰,孫傳庭畏首畏尾的,不敢出戰,他已經發下數道諭旨,令孫傳庭抓準時間跟李自成決一死戰。
不是崇禎真不懂軍事,而是國庫真的空虛了,眼下京師附近還有數十萬大軍,每日所耗軍餉,已經讓崇禎整宿整宿的睡不著了。
陜西那邊若是再拖下去,怕是會激起兵變了。
“銀子,銀子,銀子,朕又不是神仙,哪里去變這么多銀子出來!”
崇禎用手錘著腦袋,無奈得說道。
接位之初,清除閹黨之時,國庫的確還有數千萬兩銀子,可那是十六年前了。
崇禎也覺得自己倒霉,自從自己即位之后,天災人禍比萬歷,天啟時嚴重的多。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不斷侵蝕著大明的國力,才導致如今的局面。
“這李勝,僅僅靠一個袁家,就有了如此大的家業?”
崇禎突然想到了李勝,他又是怎么養活這么多軍隊的,而且還都是裝備精良,每一名兵士,一年下來所花費的銀子都不在少數。
“大伴,紅薯長勢如何了?”
崇禎突然問道。
“回皇爺,沒多大變化,只是這葉子比往日更茂盛了一些,整個地上都鋪滿了。”
王承恩笑著說道,按照李勝寫的種植方法,冬天大棚種紅薯,至少也要160天到200天左右才行。
眼下不過兩三個月,才到一半。
“上次查抄袁家,是不是魏藻德去辦的?”
崇禎突然又想到,李勝依靠袁家,就能在短短得時間內,興起這么大的家業,那這個袁家,也應該挺有錢的才對。
可在崇禎的印象里,當初上交的銀子,也不過一兩萬兩。
“回皇爺,是的,魏大學士還繳上了兩萬兩銀子。”
王承恩想了一會,開口說道。
“去,將駱養性,不,將李若鏈叫過來”
崇禎忽然覺得,這其中興許有什么貓膩,袁家這么大的家業,才抄出兩萬兩銀子?
應該好好查查了,崇禎現在窮的眼睛都發綠了。
在天津三衛休整了一天后,李勝收到了清軍的最新動態。
清軍在臨朐匯合后,一路北上,毫無停留,目前已經出了德州,進入了河間府。
跟歷史上不同得是,清軍這次北上出關,不再大肆劫掠,一心只想北歸。
連一些小縣城,都沒有功夫去搭理了,更別提那些大一點的州府了。
沿著運河一路北上,清軍前鋒已經到了青縣,而大部仍還在滄州。
李勝看了看輿圖,眼下大明勤王大軍齊聚通州,他們不會主動去招惹清軍,清軍肯定不會走這邊去招惹他們。
“命令全軍,去宛平!”
原本歷史上清軍選擇了走德州,滄州,天津,涿州,過瀘定橋繞過京城,從古北口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