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點了點了頭。
說實話,到山東這個地方的為官,沒多少人愿意,被塞到這里當官的,大多是一些無權無勢,或者是沒有站正確隊伍的人。
邱祖德就是其中之一。
丁丑年進士出身的他,能在短短數年成為一方巡撫,很多人可能會以為他上面有人,其實不然,是上面有很多人看不上這個位置而已。
山東天災人禍不斷,韃子時不時的還來打打秋風,無論是那些世家大族,還是東林黨,浙黨的人,都不愿意來山東。
李勝想到這,對邱祖德的怨氣,就少了一分。
“未遭韃子禍害的州府,春耕準備的怎么樣了?”
李勝說的州府,大概也就只剩青,登,萊三府了,這三府遭受的損失最小。
“今年的春耕,怕是又要荒下了。”
邱祖德搖了搖頭,回頭望了望,示意其中的一名官員出來答話。
李勝看了過去,這名官員看年紀跟邱祖德差不多,一身緋袍,看樣子,官也不小。
“啟稟總督大人,崇禎十五年山東大旱,赤地千里,百分之七十的土地顆粒無收,百姓逃亡居住地十分嚴重。
年末,山東又遭韃子,漕運阻斷,因此餓死者數不勝數,現如今整個山東,是要人沒人,要稻種沒有稻種,就連田地,大多也已經荒蕪,雜草叢生,農具也很緊缺,今年想要恢復春耕,怕是很難。”
這名官員說話流暢,清晰,看來是親自了解過的。
“你是?”
李勝看著他問道。
“下官山東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徐德升。”
“徐大人,你所說,也沒錯,本督問你,若是給你足夠的種子,農具,春耕,你能恢復多少?”
李勝看著他說道,山東很大,李勝兵馬雖有,但是鎮海堡里能拿的出的文官很少,有現成的可以用,李勝還是愿意的。
徐德升想了想,說道。
“冬天大雪,俗話說瑞雪兆豐年,今年應該有個好收成,但韃子雖走,但各地的匪患又起,想要恢復春耕,去除匪患才是當務之急。”
李勝點著頭,同意他說的話,山東南部,靠河南的地帶有不少的地方農民起義軍活動。
有一些是起義軍,有一些人只能算是強盜了。
李勝的鎮海軍,徐德升當然知道,若是李勝愿意派出來剿匪,那就太好了。
“早則半月,遲則一月,鎮海軍將駐守山東各地,去除匪患,問題不大,但是督想知道,務農之人,你如何解決?”
話說到一半,邱祖德聽到鎮海軍將要分守各地的時候,猛的抬起了頭,不過一瞬間,又將頭低了下去。
這一幕,都被李勝看在眼里,滿意的點了點頭。
“總督大人,北方最不缺的就是難民,若是官府愿意給地,給種,給農具,并保障安全的話,吸引難民前來,斷然沒有問題。”
徐德升分析的很多,難民為何逃難,不就是活不下去了嗎?逃出去,不就是想找一個能夠讓他們活的下去的地方。
若是山東成為這樣一個地方,北方諸省的難民,怕是會蜂擁而來。
李勝心里想到,如此看來,徐德升倒還是個可用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