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話一出,周亮工震驚的看了看昏倒在地上的朱弘橞,欲言又止的樣子。
“這種人,當上魯王,也是百姓的噩夢,大力,找個地方埋了吧!”
李勝厭惡的看了看東原王,董大力得應了一聲,從一旁扯了些麻布,將東原王包裹著,扛在肩上,走了出去。
周亮工無奈的點了點頭。
此時一了,周亮工帶著李勝在兗州逛了逛,說實話,李勝對周亮工非常的滿意,短短數月,將兗州府打整的井井有條。
找來當地的軍情局人員了解一番后,對周亮工更是放下心來。
不貪不占,一心為民,說實話,還真少見。
兗州城外的莊稼復耕率也非常的高,不出意外,下半年兗州將會有一個很好的收成。
周亮工說了一番話,令李勝記憶深刻,他問道李勝,各省各州府土地那么多,為什么百姓寧愿逃戶,背井離鄉,也不愿意耕種呢。
說實話,在李勝認知里,一直認為是天災人禍,百姓根本沒精力去耕種而已,你想,到處都在打仗,能不能活過明天都難說,誰還有心思去耕種。
而周亮工嚴肅的向李勝解釋道。
“致使百姓寧愿逃走也不耕種的根本原因其實是賦稅!
就拿卑職以前任職的濰縣來說,全縣人口已不足戶籍的五分之一,但是卑職每年卻仍然要按照戶籍人口全額繳納稅銀,落到百姓頭上,就是五六倍之多,種一畝田,辛辛苦苦一年下來,哪怕是大豐收,產出的糧食還不夠交稅的,這種情況下,誰還好種田。”
李勝愕然,原來是這樣,怪不得這么多田地荒蕪,還有這一層的原因。
山東不單單給地給糧,更重要的一點是,山東免稅。
這也是老百姓為何要來山東的原因了。
一番交談下來,李勝發現周亮工談吐清晰,對于當今大勢,說的頭頭是道。
李勝不由的拿出了,翻看有沒有周亮工的記載,很可惜,并沒有。
不過周亮工此人,還是在李勝的印象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兩日后,在兗州待的也差不多了,李勝準備繼續南下了。
來兗州的目的,就是為了坐運河南下,欣賞一下運河沿途的美景。
租了一條中型江船,基本上也夠用了。
不過當周亮工得知李勝要乘坐運河南下后,連忙問道。
“侯爺,不知您是走徐州,還是有宿遷?”
李勝有些疑惑。
“怎么說?”
“侯爺,出山東后,有兩條運河,一條是由徐州,一條是直到宿遷,走徐州要遠一些,但是水道情況要好一些,而直到宿遷的運河,水較淺,沒那么好走。
但是您可千萬不能走徐州,近日來,逆賊袁時中一部在徐州附近活動,甚是危險,北上南下的商旅,都已經不走徐州了。”
周亮工說完,李勝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放心,本督走宿遷。”
聽李勝這樣說,周亮工這才放心下來,看著李勝的船遠去。
“大力,走徐州。”
剛駛出不久,李勝叫過董大力,讓他吩咐船家向走徐州去。
“啊,侯爺,周大人不是說,徐州走不得嗎?”
董大力有點懵,大人這是要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