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有些疑惑的看著大哥,不知道他想說啥。
“二娃,這鎮海水軍規模越來越大,現有的一個營規模完全不夠看了,而且這鎮海軍中,林家已經隱隱有了一家獨大之勢了!”
“大哥,我當什么事,放心,我早就安排好了。”
說著走回書房,取來一本小折子遞給了李誠。
李誠一邊看,李勝一邊說著。
“新兵四萬加上老兵們足足有五萬多了,只編制一個營,確實不行。
我打算將現有的戰船,兵力分為三部,分別為北海水師,東海水師,以及南洋水師。
其中北海水師總兵,我打算讓林秉熊擔任,東海水師總兵楊岳成,南洋水師總兵官林國柞。”
其中的楊岳成,原是李誠為海匪時的一名小頭目,進入鎮海水師后,在林國柞身邊學習,成長突飛猛進,展現出了超強的海上作戰指揮能力。
在這之前,屢立戰功,已經升任水師參將,算的上是為李誠爭了一口氣了。
李誠此時也將折子看完,滿意的點了的點頭。
舉賢不避親,何況這楊岳成是真的有才能,足以擔當此任。
“如此甚好,那我接下來就可以去安排培訓軍監局入駐人員了。”
軍監局可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十八歲以上,三十歲以下,同時必須嚴查祖上三代,若為農民,工匠的則會優先招收。
這個時候還不算正式加入了軍監局,必須在經過三個月的速成文化學習通過考試以后,才能算正式成為了軍監局的一員。
軍監局不比其他,在鎮海軍中的位置極其的重要,自然也是非常的嚴格。
接下來的日子,李勝無時無刻關注著匠作坊的進度,但是異常炎熱的天氣,讓不少的工匠因此中暑病倒。
導致進度慢了不少,把孫志勇急的團團轉,找到了李勝,請求從軍中派一些兵士過來打下手。
李勝想了想還是算了,匠作坊如此機密的地方,多一個外人進來,就多一分泄露的風險。
于是李勝先是在空間里大量收集藿香正氣等去暑的藥物,一邊將空間里的電風扇收集起來,裝上以后,再用發電機發電,讓工匠們涼爽了不少。
李勝甚至還裝了一間五十平左右的空調房,走進去猶如置身冬天的感覺,讓工匠們十分稀奇。
不止這些,李勝還拿出數臺冷柜冰箱之類的,凍了不少冰棍,在李勝如此的體貼幫助之下,整個匠作所眾志成城。
六月中旬剛過,匠作坊的三百門重炮做完了不說,還超過了預期,多做了三十五門出來。
另一邊,地方上的匠作坊也做出了五百余各式小炮,從十二磅,到六磅重的炮不等。
這么多炮運輸起來也極為麻煩,為了節省時間,李勝只好親自跑了一趟,用了三天時間,將各地的火炮,彈藥等通通收進了空間里。
然后連夜趕往登州,用了兩個晚上,才挨個把火炮放置歸位,當水師兵士們再次上船之時,放的整整齊齊的火炮讓大家伙心里一驚。
這次的火炮全部裝配到了新成立的南洋水師中去,因為李勝考慮到拿下東番后,在此建立海港。
為此,李勝還從匠作坊里拿出了十五門帶膛線的隧發炮試驗品,裝備在了五艘仿制的戰列艦上面,由于船只的穩定性,就算瞄準敵艦,但是由于點火的時間差,所以很難擊中。
這也是為什么在十七八世紀的海戰一打就是很久的原因了。
理論上有了隧發式火炮,命中率將大大的提升,當然,還必須得在實戰中檢驗檢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