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辰光咧嘴一笑,看出了周遇吉眼神里充滿了疑惑,先是上前將周遇吉和他的家人扶了起來。
而后從懷里拿出一封書信,遞給了周遇吉。
周遇吉滿臉疑惑的接過信件,打開一看,漸漸的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信是李勝寫給周遇吉的,大概意思就是讓周遇吉不要死守寧武關,朝河南退,自有人前來接應。
這封信是白澤濤之前北上京師的時候李勝交給他的,寧武關一戰,在歷史上也是李自成攻入北京所遭受到的最大的抵抗。
周遇吉是個良將,加上兩人之前有一些交情,李勝并不想讓周遇吉就這樣死在了寧武關。
周遇吉看完,對著何辰光深深一拜。
“來使,你回去后,替我給侯爺深鞠一躬,多謝他還關心老周了,我老周粗鄙武夫一個,圣賢書沒讀過,但是忠孝仁義,我還是曉得的,侯爺的好意,我心領了。
來使,宣旨吧!”
周遇吉將書信好生的折疊好,放在了心口處,鎮南侯李勝年歲不大,但是卻是周遇吉最敬佩的的人。
其中大敗阿巴泰,刺殺黃臺吉,轟殺滿清五王,隨便擰出任何一件,那都是流傳千古的大功勞。
這也是他們這些武將這一輩子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甚至就連自己這爵位,那也是靠李勝而來的啊。
可是,想讓他貪生怕死后撤,周遇吉還是不能答應的,這一退,也不知道大同,宣府,還能不能守得住了!
何辰光搖了搖頭,周遇吉這態度,侯爺其實早就料到了,當初寫這封信,其實也沒抱什么希望。
要不還是的說侯爺神機妙算呢,手中這道圣旨,便是后手,李勝還沒出發臺灣之時,崇禎要南下的消息他就已經知曉,這份圣旨,便是已崇禎安全南下為條件,而換來的。
“……事急從權,靖北伯不得抗旨,即刻南下河南…”
何辰光說完,周遇吉一臉的不可置信,連忙上前接過圣旨,仔細的端詳起來。
接連看了數遍,這圣旨絕對不是假的。
可就算如此,周遇吉也搖了搖頭。
“朝廷之中不懂戰事者比比皆是,他們居然不下旨讓宣府,大同增援,反而讓我退,真是胡亂指揮啊!”
“反正我不能退,我一退,大同,宣府就完了!”
周遇吉心一橫,已經打定了主意,何辰光一看,突然覺得這周遇吉愚忠的有些可愛。
嘴唇動了動,本有些不忍心說出的話,直接說了出來。
“唉,靖北伯,你恐怕有所不知,在我來的路上,大同總兵姜襄,宣府總兵王承胤皆已降了賊軍,降表,恐怕已經在半路上了。”
何辰光的話,瞬間將周遇吉心里最后那點希望的碾壓的粉碎,他原本還想著堅守寧武,從而為大同,宣府爭取時間,包圓了李自成。
可人家呢,早就已經投降了!
可笑,可笑啊!
“夫君,這位大人說的是,若沒有這道圣旨,你我是萬萬不會退的,可現在事出有因,你我還堅守著寧武關,將毫無意義啊。”
劉氏此時勸解道周遇吉,周母也站起了身子,用力的咳嗽了幾聲,清了清喉嚨,緩緩說道。
“兒啊,娘常聽你提起鎮南侯,娘覺得鎮南侯說的沒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咱們若是死在這里,高興的恐怕只有闖賊。”
周母倒不是怕死,一把年紀了,還怕什么,她怕的是周遇吉就這樣死在了寧武關,結果一丁點用都沒有。
堂內各人此時紛紛看向周遇吉,希望他盡快的做出決定來。
周遇吉看了看母親,又看了看妻子,良久之后,終于下定決心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