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府出奇的熱鬧,不止是山東的文官們到了,就連各營營長也紛紛趕了回來,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侯府內,臉上的得意之色毫不掩飾。
“老李,看吧,咱侯爺這下成了王爺了,以后咱可就名正言順了啊!”
“異姓親王,咱大明開國以來,那可是獨一份啊!”
“遼王,你們說這是什么意思?難道以后咱們還得全搬去遼東?”
“你個大老粗,這是你擔心的嗎…”
“你才是大老粗,老子可是正兒八經講武堂畢業的,不像某些人,畢業考都還沒及格呢。”
“哈哈哈哈哈…”
鎮海軍各將歡天喜地的,文官們倒是礙于太子的,跟太子行過禮后,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也不交談。
而另一邊的大明重臣們則是另一副表情,紛紛眉頭緊鎖,范景文更是氣的胡須的翹了起來。
“殿下,這李勝不放咱們南下是何意?”
范景文看著那群粗鄙的武夫,氣就不打一處來。
“簡直毫無禮數,大明太子殿下在此,這群人居然都沒來參拜一下,這跟自成有什么區別!”
倪元路同樣氣憤。
“噓…倪部堂慎言啊,咱們現在可不是在京師里,說話做事,還是得多考慮考慮太子殿下。”
李邦華見他們越說越過,連忙站出身來阻止,李邦華德高望重,眾人只好憤憤不平揮了揮衣袖,不再言語。
而大明太子朱慈烺,只是直直的看著,并沒有說話,李邦華看了看太子,嘆了口氣。
宣旨太監是張近喜,他此刻正站在高臺之上,左右宦官拿著圣旨,等候著吉時,王承恩不停的朝著張近喜使眼色,張近喜就像沒看見一樣。
“吉時已到,請遼王。”
隨著張近喜一聲高喝,李勝緩緩走了過去,在其身后,袁璐芳在左,袁海棠在右,緊緊的跟隨。
而后宣旨太監張近喜當眾宣讀圣旨,李勝的遼王之位,正式確定了下來。
宣完旨后張近喜一臉諂媚的跟在李勝身后,明眼人一看也就知道是什么情況了。
“王內相,您看看,這就是你當初推薦的人,連太子都不來參拜,對咱們更是視若不見一般。”
一名大臣沒好氣的朝著王承恩說道,一聲內相,倒沒聽出是尊敬的意思。
王承恩尷尬的說不出話來,張近喜是他的干兒子,也是他一直以來培養的對象,沒想到…
“殿下,臣有罪。”
王承恩對著朱慈烺一拜。
“大伴,這跟你沒關系,時也命也…”
朱慈烺毫不在意,京師都丟了,區區一個太監又算的了什么。
臺上的禮儀,可沒有因為他們幾人而停止。
“臣劉大地,成漆,袁知平,丘祖德等,敬惟遼王殿下欽承上命至國之初,理當慶賀!”
話落,張近喜再次一聲高喝。
“俯伏興,向遼王殿下行禮。”
話落,一眾文武大臣紛紛跪地叩拜。
“起來吧諸位,王府之中備有吃食美酒,大家盡情的暢飲!”
軍中禁止飲酒,今天是個大好日子,李勝沒打算束縛他們。